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赵茜眉)入夏以来,北京市门头沟区气温持续攀升,蚊虫滋生进入高峰期,给食品安全带来潜在风险。为有效降低蚊蝇密度,预防蚊媒传染病传播,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响应卫健委相关工作要求,针对全区餐饮单位、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集中开展室内环境卫生及防蚊蝇设施宣传督导,全力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一是多维宣传引导,压实主体责任。通过“线上发放提示+线下现场宣讲”双线模式,向市场主体普及蚊蝇危害及防治知识,传递健康理念,明确市场主体对场所环境卫生的首要责任,引导各市场主体主动提升防蝇意识,自觉维护经营环境卫生整洁。
二是聚焦设施隐患,强化整改实效。重点检查餐饮单位纱窗、门帘、风幕机、灭蚊灯等防蚊蝇设施安装、使用情况,针对部分市场主体存在的设施破损、灭蝇条未及时更换等问题,采取“当即整改+限期复查”模式,督促市场主体及时维护维修相关设施,确保正常使用,从源头减少蚊蝇类侵入。
三是深化环境整治,消除孳生土壤。督促提醒相关主体及时清理卫生死角,垃圾桶加盖密闭,全面清除室内花盆托盘、闲置容器内无用积水,从根源消除蚊虫孳生地。同时,提示有条件的市场主体聘请专业消杀公司,开展集中消杀,提升防治效果。
此次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50余人次,监督指导市场主体近2000户次。下一步,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响应爱国卫生运动号召,广泛宣传、加强引导,推动相关市场主体切实落实环境整治责任,为保障辖区公共卫生安全、营造健康整洁的市场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