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小小的黑白条码,如何撬动亿万农产品的数字化变革?作为全球通行50年的商品“身份证”,商品条码正以全新姿态赋能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的标准化生产,到电商平台的精准溯源,再到跨区域流通的“一码通行”,这条数字纽带正在打破传统农业的发展桎梏。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以条码为支点,通过品牌建设、电商赋能、防伪追溯等多维创新,让看似普通的条码,蜕变为驱动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为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注入强劲数字动能。
品牌建设:打造农产品“数字身份证”,实现优质优价
“一品一码,既让我们企业有安全感,又提升了商品知名度。”黑龙江雪那红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毛文广的感慨,道出了商品条码对农产品品牌化的关键作用。2009年,他首次接触商品条码时,只是为了满足商超入场的基本要求。如今,他的精包装大米不仅销往全国,还远销莫斯科,凭借优良品质和可靠的溯源技术,每斤可卖到8元,条码已成为其品牌溢价的重要支撑。
过去,我国农产品长期面临“大而不强、杂而不亮”的困境。编码中心与“832平台”合作,推动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实现“标识条码化、信息标准化、监管数字化”。截至2024年7月,全国已有18万家农产品生产企业注册使用商品条码,1633万种商品实现全渠道流通。申请条码的流程已从线下审批转为线上线下多渠道办理,企业通过APP仅需5分钟即可完成注册,极大提升了效率。“原先大厅里人满为患,现在门可罗雀,但我们仍保留线下服务,提供‘保姆级’支持。”编码中心黑龙江分中心高级工程师许威介绍。
“消费者看到商品条码,就默认产品经过严格审核。”毛文广说。这种信任更是直接转化为品牌溢价:雪那红大米通过“832平台”,复购率显著提升,还带动了私域流量增长;抚远的蔓越莓、桦树汁、鲜食玉米等农产品也通过条码实现品牌效益,从“土特产”升级为“标准化商品”。
条码的应用场景正不断拓展。黑龙江省远东国际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韩冬提到,企业通过“一品一码”管理,能精准追踪每件产品的流向。“出厂时扫码登记,卖到哪里都很清楚。”编码中心应用推广部工程师于文涛强调:“编码是核心,条码是载体。”这种数字化管理不仅提升产销效率,更为农产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接国际标准奠定基础。
从线下审批到线上秒办,从商超入场券到品牌附加值,商品条码的演进折射出我国农产品数字化转型的轨迹。当每一颗玉米、每一滴桦树汁都拥有“数字身份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便有了更清晰的路径。
电商赋能:打破地域壁垒,助力农产品“码”上出圈
随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66.5%,农产品电商迎来爆发式增长。2023年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突破2.49万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0.59万亿元,增速领跑电商整体市场。在这股电商浪潮中,商品条码成为农产品“触网”的关键基础要素。
“每款产品都有专属条码,线上线下销售一目了然。”黑龙江省远东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包凤明道出了条码的实用价值。通过条码管理,企业不仅能精准掌握库存动态,还能追溯产品流向,极大提升了供应链效率。在抚远,曾经因物流受限只能晒成鱼干的鲜鱼,如今通过冷链运输销往全国;同江当地农副产品质量协会整合资源后,更创下直播2小时卖空大米的战绩。
“数字化是农产品电商的必由之路。”编码中心工程师杜寒指出,商品条码的应用不仅让农产品电商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产销精准对接,还建立了信任机制,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产业升级。以远东国际为例,其鲜食玉米产品通过平台展示后,线上销售的同时很快获得线下采购商的主动对接,形成线上线下联动销售的局面。
随着“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深入推进,商品条码将在电商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助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另一方面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防伪追溯:构建“一品一码”体系,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优质农产品配备专属溯源条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信息,这种“阳光监管”模式正在全国推广。目前,编码中心建立的农产品追溯体系已覆盖北京、河北、山东等20余个省市,涉及蔬菜水果、水产品等100多个示范项目,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
“扫码即识别”的核验机制成为打假利器。抚远红海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峰介绍:“若企业条码被冒用,系统会立即提示异常,已注销企业的条码也会被标记。”这种防伪功能可以有效遏制“李鬼”产品,维护企业品牌权益。
“一批一码”的批次管理功能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产品全流程精准追溯,大大提升了召回效率与精准度。编码中心高级工程师吴新敏解释道:“传统模式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企业往往需要大规模召回所有相关产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采用‘一批一码’技术后,系统可以精确定位到具体的问题批次,企业只需召回该批次产品即可。”
食品安全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编码中心建立的农产品追溯体系,以商品条码为基础,实现“源头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追溯体系不仅保障安全,更提升了产品价值。通过扫码溯源功能,消费者信任度显著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这种“透明供应链”模式,让优质农产品获得了更高的溢价空间。
从田间地头的“身份认证”到电商平台的“通行证”,从品牌建设的“数字名片”到质量追溯的“安全锁”,商品条码在农产品全产业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组看似简单的黑白条码,不仅让优质农产品实现了从“种得好”向“卖得好”的跨越,更成为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数字桥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商品条码将持续释放“数字红利”,推动更多农产品“码”上增值、农民“码”上增收。(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