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山西:早熟马铃薯亩产超4吨

2025-07-18 08:41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董梁

前不久,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邀请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和山西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在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南武乡东庄村田园薯业专业合作社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就“中薯早35”的表现进行随机多点收获评价。结果显示,该品种亩平均产量4163.43公斤。

“昨天我们还进行了小面积多点测产,另外一块地40亩的平均产量达到4421.45公斤,可以作为另一个峰值产量供种植户参考。”山西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白小东研究员说。

测产结果还显示,“中薯早35”商品薯率92%,较对照国外品种“克鲁巴”增产28.91%、商品薯率提高7.26个百分点。现场专家认为,在同等条件下“中薯早35”较当地主栽“克鲁巴”具有生长势强、高产、商品率高、食味好等突出优势。

更大的意义是高产之外,“中薯早35”可提早在七月初收获,为一年两熟的薯粮和薯菜轮作提供了黄金时间。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商品薯和种薯生产区。马铃薯作为山西主要作物,全省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250万亩左右,主要优势区分布在太行山、吕梁山和雁门关。2022年起,山西在政府规划的“土豆革命”行动中,太行山区以五寨县为核心区打造了加工型土豆生产基地,补齐了生产和加工不衔接的短板。

此外,“大山里没有好茶饭,只有那莜面栲栳栳,还有那山药蛋”的吕梁山,近年来在土豆品牌化发展中,以岚县土豆为首的鲜食土豆在全国叫响。但是,还存在生产效率低等问题,2024年平均亩单产仅1100公斤,低于全国亩产均值1164公斤,更不足荷兰每亩3000公斤的一半,丘陵山区机械化率低于40%,人工种植占据主导地位。

“中薯早35”亩产4000公斤以上的产量和提早收获,无疑提振了种植户的信心。由此,山西吕梁山在马铃薯主粮化的大背景下,掀起了鲜食马铃薯的粮食安全革命,为吕梁山区的一年两熟打开了山药蛋革命新天地。

“今年我们种植了70亩的试验田,一亩地种植成本3800元,早熟早上市价格好,按每公斤1.16元的地头价格测算,每亩地能卖到5000多元,亩收益大大提升,下一季将轮作西蓝花和早熟玉米、谷子,北菜南卖价格好,又是一季高收入。”田园薯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宇刚说。

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的山西增粮战略实施以来,在省级层面的规划引导、政策推动之下,吕梁山南麓的临汾市各县区和吕梁山中部的吕梁市各县区的农业农村部门在山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参与下,纷纷自选动作,通过试验示范寻找多收一季粮的下一个可能。除此之外,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也高,“中薯早35”就是合作社通过山西农业大学马铃薯专家尹美强牵线引进文水开始种植的。

“所以,‘中薯早35’在文水的示范成功,对于丰富当地早熟马铃薯品种结构、衔接粮-粮多作模式、助力山西粮食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白小东说。

据介绍,“中薯早35”引入山西三年来在早熟、高产、抗病等方面都表现优异。去年曾在田园薯业专业合作社的基地创出亩产4662.6公斤的小面积单产最高纪录。

“中薯早35”引入以来,在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山西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对良种配套良技良机进行了系统性技术攻关,为新品种落地大田提供了成熟的集成技术支撑。

“这些年,我种过的土豆品种不下30多种,光今年就试种11种,只有这个‘中薯早35号’表现最好,而且高产量的背后也没有外行想象中的高难度,水肥管理和其他马铃薯品种的差别不大,但结薯早、薯块膨大速度快,蒸煮口感好。”胡宇刚说。(吴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