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魏辰 记者张阳阳)为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以保障公众食品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为导向,全面提升赛罕区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今年以来,赛罕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辖区实际,扎实开展食品安全治理提升工作。
一、加强地产及地外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
强化主体责任落实,督促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落实入场查验、信息登记、抽样检验、问题处置等各项义务。指导市场开办者建立健全档案,详细记录销售者的基本信息、进货渠道、产品种类等内容,确保对入场销售者的经营行为可追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以蔬菜、水果、畜禽肉、水产品等为重点品种,重点检查食用农产品的进货渠道是否正规、是否存在销售腐败变质或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超标的产品等问题,截至目前开展专项检查78家次。
同时,充分发挥食品抽检“前哨”作用,一是结合赛罕区实际情况,科学制定食用农产品抽检计划,合理确定抽检的品种、项目、批次和区域,提高抽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今年累计开展使用农产品监督抽检209批次,计划完成335批次;二是积极督促指导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配备必要的快检设备和人员,按照规定对入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快速检测;三是围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利用快检车等配套设备,不定期的开展“你点我检”进市场、超市、学校等快速检测活动,2025年至今,已完成444批次任务,及时发现和处置不合格产品。
二、有序推进“四白”园区建设
持续推进“四白”食品小作坊园区建设,引导“四白”食品小作坊开办者有序入住。目前园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已基本完善,第一期工程计划进驻30家,现已进驻26家。计划实现集中生产、集中检测、集中配送,提升“四白”食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同时在园区设立食品安全监管岗,配备专业监管人员,对园区内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全过程监管。下一步,将持续开展“园区”主办方与小作坊开办者的对接工作,为二期工程建设总结经验,同步召开入园座谈会,解读政策积极引导,开展“四白”小作坊专项行动,采取治理和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将辖区小作坊逐步引入园区。
三、强化地方特色乳肉类制品质量监管
实施乳肉类产品生产流通“清朗”专项行动,针对本地特色乳肉类制品,开展源头治理、工艺优化等检查。支持企业制定严于国标的企标、行标,提升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加大对地方特色乳肉类制品监督抽检力度,增加抽检频次与项目,目前共抽检特色乳肉类制品9家15批次,计划覆盖所有小作坊与主要销售市场。对抽检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展核查处置,整改完成率达100%。
四、加强肉类及肉类制品监管
开展肉制品专项整治行动,以生鲜肉、冷冻肉、肉制品加工小作坊为重点,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注水注药、使用病死畜禽肉等违法行为。组织执法人员对肉制品生产企业、重点区域开展监督检查,排查风险。对53家肉制品生产企业和41家小作坊建立监管台账,开展生产企业风险排查37家,小作坊风险排查21家,发现问题72条,均已整改到位。
五、校园及校外托管机构食品安全管理
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夯实学校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81家次,实现全区学校食堂检查全覆盖。与新城区开展跨区互查1次,共8个点位,问题全部整改完毕。推进学校食堂 “互联网 + 明厨亮灶”建设,年内计划覆盖率达到覆盖率达100%。
同时,进一步规范校外托管机构食品安全管理,联合属地街道、教育、住建、消防等部门,对外地托管机构开展摸底排查,建立管理台账。按照《呼和浩特市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集中开展座谈会3场次,培训托管机构负责人与从业人员 157人次。
六、规范网络餐饮经营行为
加强网络餐饮服务平台监管,督促网络餐饮服务平台落实主体责任,约谈网络餐饮服务平台1次,要求严格审查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资质。对无堂食餐饮外卖开展集中治理,检查内容涵盖后厨卫生状况、食材的采购源头与储存条件、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情况,以及“互联网+明厨亮灶”落实情况等关键环节。此次集中治理行动共检查165家店铺,对存在问题的给予警告3家、责令现场整改51家、约谈2家。
通过开展食品安全治理提升工作,本地区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重点领域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整治,风险隐患大幅减少;食品安全抽检和核查处置工作成效显著,及时发现和处置了一批食品安全问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满意度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逐步形成。
下一步,赛罕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开展食品安全治理提升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食品安全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持续加强对校园及周边、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以及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食用农产品等重点品种的监管,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同时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参与度,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调动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赛罕区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