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陈祥云 王冲 记者王晶)烟火气里藏着民生情,农村食品的“小安全”连着群众生活的“大幸福”。近期,青岛西海岸新区市场监管局聚焦农村地区食品假冒伪劣问题,科所联动,用“严监管、强共治、深排查”的实招硬招,为乡亲们的“菜篮子”“米袋子”筑牢安全屏障。
一是靶向施策定方案,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印发《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长效监管的通知》,细化责任分工,及时解决整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二是铁腕执法强监管,组织8个农村地区市场监管所对辖区农村食品经营主体开展排查,建立基础台账,以生产经营掺假掺杂食品、“三无”食品、“山寨”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作为整治重点,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8人次,检查农村地区食品生产企业65家次,小作坊34家次,食品销售单位223家次,依法立案查处17起,罚款金额2.85万元,形成“打击一批、震慑一片”的高压态势。
三是全民参与广征集,在农村地区张贴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线索征集二维码,发放《假冒伪劣食品风险提示》《食品标签与进货查验须知》彩页,发布《关于征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线索的通告》,征集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等线索,成立了335人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让监管“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四是科学抽检排隐患,针对农村小超市等食品经营业户,以食用农产品、肉制品等农村地区消费量大的食品为重点品种,开展116批次专项抽检,其中3批次不合格,全部开展核查处置。通过专项整治的深入推进,有效减少农村地区“舌尖隐患”,群众投诉渠道更畅通,维权更便捷。
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事关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新区市场监管局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持续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提升农村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守护好农村地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市场监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