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浙江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桐乡以桐乡人日常的“一顿饭”为主题亮相长三角数字乡村成果展区,展示了农业数字化应用下的“一碗好饭”“一块好肉”“一份好菜”。
其中,在“一份好菜”模块的展示中,浙江道济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济农业)的展位引得不少参观者驻足。奇怪的是,这里没有现成的“菜品”,只有两个“有才艺”的机器人。展位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一个是全场景信息采集机器人,在园区可以进行无死角巡逻,自带的‘探针’装置,能够监测到土壤内氮磷钾的含量、空气质量等,帮助番茄更好生长,还有一个是智能巡检的植保机器人,设置好路径后就能够自主完成植保工作,并记录工作数据,便于种植者后期溯源。”
2019年,道济农业通过招商引资,入驻于桐乡市运北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并在2020年开始建设投入运营,共建设4个智能玻璃温室。谈及为什么会选择运北农业园区,总经理李斌说:“乌镇作为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是我们浙江科技的前沿阵地,未来农业发展一定是与科技要挂钩的,所以我们想跟科技更近一些,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据了解,桐乡市运北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于2017年申报并启动创建,2020年12月通过省级验收。自产业园区创建以来,桐乡市政府设立园区专项扶持资金,对运北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数字农业项目最高给予投资额60%的资金补助,同时设立农业招商项目,积极鼓励优质农业企业落地,经审批立项的重大农业项目最高补助1000万元。在运北园区建设期间,还对农业主体新建连片标准钢结构大棚、喷滴灌设施、鲜活农产品冷藏保鲜库等项目的补助比例,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
当记者走进道济农业智能温室的时候,见到了展台的“同款”植保机器人正在进行植保工作。李斌指着另一个正在工作的机器人说:“这可是我们园区的‘摄影师’,是一个表情采集机器人,它会收集番茄从小果到膨果期再到成熟期的照片,将番茄每一阶段的生长状态都实时传输到智慧‘大脑’中,方便我们做出采摘指令。”李斌介绍,“我们有很多智慧装备,都可以在园区里收集数据,收集到的数据会储存在大数据系统中,形成一个数据库,既能便于后期智能装备的研发,也有助于在未来种植管理上给予科学建议。”
除了先进的农机,在道济农业的5G智慧农业博览园里,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传感器,光照、温度、空气、水量、肥料……所有条件都可以为番茄生长“量身定做”,整个温室空间形成了全场景智能化环境感知体系。当土壤中的传感器感受到基质槽内水分减少,会自动开始灌溉;在番茄上方的棚顶位置,生态植保仪能够根据作物需要,以雾化形式喷施臭氧水,帮助植物杀菌、减少病虫害;在天气阴的时候,可变式补光灯可以提供充足照明,在此基础上,还能调配光谱、时长,为番茄生长打造“专属”光环境。
大数据种植系统不仅能够提高种植效率,还可以有效发挥示范作用,实现联农带农。“这套系统中有种植日历,我们怎么操作,以后农户也可以按照这个模式进行操作,如此可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种植,确保我们的产量和口感统一。”李斌介绍,除此之外,系统还能够快速识别、诊断病害,提供解决方案,帮助种植户安全用药,保证食品安全,真正将数字农业的智慧之光照亮更多土地。(祁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