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徐礼忠 记者程家武)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从业者生产经营行为,切实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今年以来,安徽省宣城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以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风险为主线,创新监管方式,强化责任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强化督查指导,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按照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分类监管要求,有计划组织开展日常监督检查、飞行检查,常态化开展下沉暗访,充分运用“三书一函”督促指导问题整改,形成闭环管理。累计开展日常检查583家次,飞行检查11家次,下沉暗访40家次,下发提醒敦促函3份,排查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3170个。
二是严格准入管理,把好食品安全源头关。认真落实食品生产许可审查制度,严把食品生产企业准入关。优化食品生产许可流程,推行“告知承诺+后置审查”模式,办理食品生产许可88件,按时办结率100%,确保许可与监管有效衔接。
三是压实主体责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指导659家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完善风险管控清单,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推动企业张贴食品安全承诺书,建立内部举报奖励机制,强化企业自律意识。指导督促企业对照风险隐患清单,规范开展自查,及时整改问题,提交自查和整改报告596份。
四是聚焦重点品种,深化专项整治行动。针对白酒、豆制品、糕点、肉制品、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剂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累计检查生产主体696家次,改造提升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16家,排查消除风险隐患2887个,立案查处18起,
五是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服务效能。创新设立“流动诊所”,组织专家24次上门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通过“上门把脉问诊+定制整改方案+全程跟踪问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实施“一企一策、批批检”制度,覆盖83家规模以上及抽检不合格企业,涉及37个明细产品,推动食品抽检不合格率同比下降21%。培育“食安名坊”8家,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指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优化生产工艺。
六是突出宣传引导,形成社会共同治理。通过官网、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鼓励广大群众参与监督,深挖细查案件线索,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掺杂掺假、以假充真、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累计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4次,在网站和公众号发布食品安全告诫书5次,发放食品安全告诫书356份。
下一步,安徽省宣城市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完善“一企一策”精准监管模式,加大食品安全人员培训力度,指导企业规范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深化与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全市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