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四川省广元市“九个结合”提升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2024-11-25 12:52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程伯全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袁文 汪秋怡 记者程伯全)今年以来,广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贯彻“四个最严”要求,全面落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策部署,以“九个结合”为抓手,不断提升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跟踪督办与考评监督相结合,推动落实监管责任。广元市将药品监管工作纳入《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并进行重点部署。建立药品监管跟踪督办制度,对贯彻落实领导批示、重点工作、重大事项等进行跟踪督办。制定《2024年度监管工作要点》,明确6个方面、13项重点任务。将药械化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市政府对各县(区)政府综合目标绩效考评内容,推动药械化安全监管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专项治理与日常监管相结合,不断加强监督检查。积极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药品经营和使用专项检查等专项行动,累计发现问题300余个,开展相关宣传培训15场次,集中约谈23次。制定《2024年药品监管检查计划》,明确检查范围、检查内容、检查方式、检查重点、检查要求、检查时限、承担检查的单位等,并严格按照检查计划实施监督检查。

风险研判与抽检监测相结合,不断加强风险管控。今年以来,广元市已组织药品安全风险研判2次、医疗器械安全风险研判3次,化妆品安全风险研判2次,发现风险隐患30余个,制定防控措施20余条,及时化解消除了安全隐患。累计完成药品抽检353批次、医疗器械抽检32批次、化妆品抽检42批。截至10月底,共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4227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615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658例,药物滥用监测报告2048份。

督促指导与监督管理相结合,不断提升药材品质。督促指导当地赤健中药推进“天麻”GAP试点,并于今年8月顺利通过省级专家组现场验收。昭化“茯苓”通过四川省财政厅、科技厅、药监局等11个省直部门综合评审,被认定为“352示范工程”首个认定“川产道地”药材,同时,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督促企业按照“三标准、五规范、二体系”组织“茯苓”种植、加工。四川省政府副省长杨兴平、省药监局主要领导莅临调研,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制度机制建设与执法办案相结合,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广元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卫健、医保等部门印发《关于建立医药领域“三医联动”执法协作机制的通知》,建立联席会商、线索移送、执法协助、信息共享、联合检查等七项工作机制。截至10月底,办理药械化案件169件,货值金额139.35万元,罚没款142.9万元。并向四川省药监局报送典型案件12件,查办货值金额30万元以上案件1件,移送公安机关2件。办结四川省药监局和广元市医疗反腐指挥部交办案件2件。

探索监管方式与跨部门监管相结合,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开展药品零售药店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制定工作机制和评分细则。将广元市零售药店1年内涉及的被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店容店貌、服务质量、投诉举报以及当地医保、税务、卫生健康等部门通报的有关情况进行综合打分评级,公开评级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实施差异化监管,并向税务、医保、卫生健康等部门抄送名单,实现跨部门联合监管。

培训教育与实战检查相结合,不断提升监管能力。举办2024年度广元市药械化监管能力提升培训班,全市88名基层监管执法人员参加培训。并向全市各县(区)市场监管局、75个基层所和市市场监管局有关科室配发《药品监督管理常用法律法规文件汇编(全四卷)》等27种价值5万余元的书籍。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组建“综合能手+业务骨干+办案新手”检查组,抽查各县(区)药品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依法查处发现的违法行为。

帮扶指导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助推医药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检查、调研、会议、培训等措施,积极向中药材种植、药械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宣讲药械监管法律法规、政策,并开展指导,推动提升药材种植、药械生产、经营质量管理和使用单位药械质量管理水平。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前三季度累计新洽谈项目45个,新签约项目34个,总投资44.34亿元;新开工项目28个,总投资7.11亿元;新竣工项目23个,总投资3.82亿元。

宣传引导与“两员”建设相结合,推动社会共治共享。印发《广元市药品安全宣传制度》,建立定期宣传活动机制。在“宣传周”“国际禁毒日”“爱肤日”等宣传活动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共计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提供咨询1700余人次,发布视频60余条。实现广元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配备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构建“市、县、乡市场监管部门+网格员”四级监管网络,累计开展“两员”培训2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两员”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