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韩成玺 记者程伯全)2024年,资阳知识产权工作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专利创造量质齐升:全市新增授权专利1093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207件,同比增加10.70%;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新增注册商标3839件,同比增加65.33%,增速全省第二;金融赋能突破瓶颈: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达5880万元,惠及企业13家;保护成效进一步凸显:安岳柠檬作为全省唯一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入2024年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名单,入选全省首批《2024年度“天府名品”标准培育名录》,品牌价值达191.14亿元;清理非正常专利申请121件,主动撤回96件,申诉25件,整改率100%。将重庆大足、遂宁等地重点企业知识产权纳入该市自主监测的预警范围,发布12期共计1200余条预警信息,服务企业近100家,数据推送率100%。服务能级持续提升:建成投用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为一体的四川省(资阳)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咨询264次,办理商标业务192件;开展“送服务进企业”活动,指导3家递交7件商标注册申请,2家获发明专利授权;助力2家企业申报省级专项资金,3家企业成功备案专利密集型产品……
这一组组数据,折射出资阳以知识产权撬动产业升级的深层变革。作为成渝发展主轴节点城市,资阳紧扣“双城经济圈”战略与全省“5+1”现代产业布局,构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全链条生态,推动装备制造、口腔医疗、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为资阳高质量发展和县域经济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能。
激活创新基因:实验室到生产线的价值跃迁
知识产权是创新的“催化剂”,更是成果转化的“金钥匙”。资阳市聚焦装备制造、口腔医疗、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知产”变资产,知识产权正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
中车资阳公司的实践颇具代表性——其《机车牵引用超大功率动力电池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斩获第十二届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一等奖,技术成果已在国铁集团及冶金、石化等领域广泛应用,较传统内燃机车实现燃油消耗降低30%~48%、污染物减排35%~80%的突破。
“专利只有走出实验室,转化为生产力才能释放价值。”公司总工程师张伟表示,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的“专利导航”工程,帮助企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82%的专利转化率让技术走出实验室,核心技术已覆盖共建“一带一路”20个国家。
这样的创新事例正在多个领域上演。在资阳高新区中国牙谷产业园,四川恒和鑫口腔科技公司凭借“3D打印个性化种植体”等专利打破欧美垄断,占据国内18%的市场份额。“从研发到上市,政府提供全链条服务,让我们能专注创新。”恒和鑫相关负责人感慨。
资阳聚焦装备制造、口腔医疗、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通过建立重点企业专利数据库、开展“专利导航”工程,精准匹配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科研成果。
2024年,资阳口腔医疗器械产业获批全省知识产权强链增效产业,“陪伴式”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入选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整合院校、企业专利2000余项,全市专利转化率达35%,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
资阳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分局走进“中国牙谷”企业了解知识产权需求 图片来源:资阳市市场监管局
破解融资瓶颈:无形资产到真金白银的信用革命
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轻资产、缺抵押”是融资痛点。资阳创新“知产+金融”模式,让“专利”变“红利”。“知产”变“资产”的金融创新,正在改写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剧本。
为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资阳市市场监管局强化供需对接服务,组织企业、高校院所发布知识产权供需信息1000条次,市县两级开展专利技术对接活动6场以上。组织博美星、贝利福等高新技术企业“用活”全国高校院所专利盘活系统,促成知识产权转让许可200次以上。
资阳市市场监管局将知识产权送进校园 图片来源:资阳市市场监管局
以做强口腔医疗器械产业链为例,资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部门加强口腔医疗器械产业专利数据管理,接驳国知局、智慧芽等数据资源,建设口腔医疗器械产业专利数据库。探索建立飞地“知识产权总监”“知识产权运营师”等专利运营人才队伍,常态化组织开展专利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专利信息供需对接等活动,组织企业参与投融资路演、专利奖评选、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金融产品,为企业的持续创新提供活力源泉。
此外,为进一步优化质押融资服务,相关部门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创新能力积分制管理,统筹部门建立融资企业“白名单”,定期向金融机构推送。引入“天府知来贷”省级融资产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常态化开展企业问需服务,及时响应企业运营需求。
资阳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知识产权能力提升培训 图片来源:资阳市市场监管局
如依托“资味”区域品牌打造集临江寺豆瓣、宝莲酒业、两节山白酒等产品核心矩阵,重点孵化“雁江中和小龙虾”“雁江蜜柑”地理标志爆款产品,探索开展“地理标志+质量增信+质押融资”融资模式,推动地标产业向金融资源转化。加强与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推动建设口腔医疗、轨道交通等主导产业专利池;支持中车资机向供应链企业开放许可专利技术,试点打造“先免费许可、后收益分成”专利许可模式。
目前,资阳专利质押融资存量金额实现5880万元,协助企业完成53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护家卫士、羽佳模具、默森药业等9家单位成功入选2025年年度省级财政知识产权专项资金项目名单,获批数量创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全市获资助项目的总和。
四川省知识产权党员专家暨博士服务团送服务到基层(资阳站) 图片来源:资阳市市场监管局
筑牢保护屏障:创新火种的法治护航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火种。”资阳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格局,让创新者吃下定心丸。
2024年3月,乐至县市场监管局对某商行涉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罚没0.4万元,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也进一步保护商标所有人的知识产权权益。此案入选省局“铁拳”“春雷”行动典型案例。
2024年9月,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打非”办、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五部门联合挂牌督办全国60件著作权案件,四川资阳“11·03”涉嫌侵犯教辅电子书著作权案位列其中。此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是资阳近年来不断加强版权执法力度、创新执法手段的成果体现,彰显了资阳市在促进文化创新与维护著作版权方面的坚定决心。
资阳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司法确认+仲裁裁决”一站式平台,整合律师、技术专家等资源,提供快速确权、维权服务。2024年,调委会受理纠纷调解申请26件,办理知识产权调解司法确认案件4件。
同时,资阳构建“严保护、快保护、大保护”格局,强化跨区域、跨部门协作。全市范围内设立4个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13个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站、12个商标品牌指导站、34个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点)),与重庆大足、四川遂宁等地建立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开展“剑网”“铁拳”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网络侵权、恶意抢注等行为。
市场监管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宣传知识产权知识 图片来源:资阳市市场监管局
2024年,全市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11件,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18件,没22.36万元,涉案值4.87万元;专利标识标注不规范案8件,假冒专利案2件,罚没0.77万元,涉案值0.82万元。
“知识产权保护没有终点。”资阳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将深化成渝知识产权协作,建设口腔医疗产业专利导航示范区,打造“资阳造”品牌保护联盟,让创新之火燃得更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从中国牙谷的“微笑专利”到中车重器的“智造密码”,从安岳柠檬的“地标经济”到川渝协作的“保护网络”,资阳正以知识产权为支点,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无限可能。随着成渝知识产权协作深化、口腔医疗专利导航示范区建设推进,“知识产权+”的创新生态将持续释放澎湃动能,书写新时代资阳科创高地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