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詹雨)为切实解决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隐患,重庆市綦江区市场监管局打破常规、系统谋划,创新推出 “三阶九维”工作法。该方法以“压实责任链、精准除隐患、共治筑长效”为核心路径,分阶段、多维度协同发力,推动整治工作取得显著实效,有效守护了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一、 压实责任链:局组联动,拧紧专项整治“发条”
聚焦整治启动,以严密的组织领导和责任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一是专项方案强统筹。建立专项工作专班,精准分解各项任务,明确标准与路径,确保行动方向明、责任清。二是高频次调度促攻坚。建立周调度制度,每周向工作专班报送工作情况和问题情况;实施专题会商、情况通报机制,共商整治难点堵点,密集召开推进会4场次,加压推进任务落实,形成高压态势。三是纪监协同深督改。坚持问题导向,对检查发现问题,在督促立行立改的同时,深挖线索移送区纪委监委。
二、 精准除隐患:突出重点,实现问题“标本兼治”
聚焦核心风险与短板,实施精准化、组合式攻坚。一是铁腕清隐患。锁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和履职情况、食品原料控制情况、加工制作全程控制情况、场所环境卫生情况”4个重点方面,对全区179家中小学和幼儿园食堂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累计检查389家次,严查各类违法案件32起,罚没款4.1万元,形成强力震慑。同步安排抽检禽畜肉类、食用农产品、复用餐饮具400批次,为精准执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二是精准补短板。针对“硬件设施不足、操作流程粗放、人员能力薄弱”三大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推动83所学校投入255万元,完成餐用具清洗消毒设施设备新增改造,显著改善基础条件。联合教育部门推行《学校食堂食材统一配送监管六项工作机制》,明确学校食材统一配送单位管理工作机制、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指导检查工作机制、市场监管部门监管工作机制、学校落实主体责任工作机制、会商通报工作机制和应急联动处置工作机制,从源头严把食材准入关。针对从业人员“不懂法、不会查、不会改”痛点。联合教育部门组织召开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会,辖区内学校食品安全负责人、食堂管理人员全员参加,通报食品安全典型案例,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促使其从“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规范操作”转变。三是长效固成效。严防问题反弹回潮,对上级督查、跨部门联查、日常监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全覆盖“回头看”,压紧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确保整改闭环、成效稳固。
三、共治筑长效:协同发力,织密食安共治“网络”
聚焦长效机制建设,融合多元力量,提升监管效能与透明度。一是智慧监管提效能。 强化“线上巡查+线下核查”双轨并行,深度应用 “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语音预警” 系统,积极使用“餐饮安全在线”智慧监管平台,开展非现场巡查,有效延伸监管触角,提升监管效率和覆盖面。二是部门协作强合力。建立区教委、区公安局、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委、区卫健委、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会商通报工作机制,每学期会商至少1次,区纪委监委列席参加,强化统筹调度、沟通协调,研究处置重要事项;建立共同参与的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联合督查工作机制,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联合督查,凝聚合力推动专项治理。三是社会参与增透明。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膳食委员会代表等第三方力量,深入学校食堂、食材配送企业实地查看、现场体验、“零距离”监督。有效增强了监管透明度和公信力,倒逼供餐单位提档升级。
下一步,该局将持续深化完善“三阶九维”工作法,推动校园食品安全治理常态化、精细化、智能化,全力打造让师生安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校园食品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