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探索校园食品安全分级分类管理新模式 乌海市创新打造“信用+校园食品安全”应用平台

2025-07-07 14:52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张阳阳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郝彦瑞 记者张阳阳)为全面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进一步强化智慧监管赋能校园食品安全,乌海市创新推出“信用+校园食品安全”平台,构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新生态,全力保障全市师生食品安全。

校园食品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是为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而推行的创新制度,核心是通过建立信用档案、量化风险等级、实施分级监管,实现精准防控风险与资源优化配置。为高效开展食品安全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乌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智慧化数字化架构为依托,全面启动“信用+校园食品安全”平台应用,快速建立校园主体信用档案,着力提升监管服务的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

1751871102725633.png

一是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动态更新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全面归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主体的基础信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检监测、大宗食材供应商等内容,按照“一校一档”原则,建立动态更新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成为校园食品安全的“信用身份证”。进一步增强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校外供餐单位、大宗食材供应商、校园食品配送单位等相关主体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推进校园食品安全信用建设,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协同性和规范化水平。全市69家学校食堂全部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二是实施食品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精准施策科学高效。乌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基于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关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有关要求,制定完善了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价标准,开通手机端应用,实现实时录入评定,监管人员可以定期对学校食堂开展风险等级评定,录入后自动生成评定分数并确定等级,评定结果分为一级(A)、二级(B)、三级(C)、四级(D)四个等级,可通过二维码扫码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监管频次和监管重点根据信用风险等级变化动态调整,科学有效实施监管,合理配置监管资源。经过评定,一级(A)52家,二级(B)5家,三级(C)12家。

三是综合各领域评价结果,强化校园食品安全共治应用。建立市场监管、教育、卫健、民政、公安等部门校园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设立市场监管风险评定、教育领域安全隐患、食安共治溯源查询、食安共治舆情分析、食安共治社会监督等7个模块,综合进行信用评价,对于信用状况提升的,逐步降低监管频次;对于信用状况下降的,主动提醒告知,及时提高监管频次,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平台可通过互联网舆情抓取技术,从网络媒体、自媒体平台和社交平台等校园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实时动态抓取最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或热点话题,强化风险点的锁定和预警。手机端可提供AI智能问答服务,自动解析国家、自治区食品安全标准、法律法规,提供食品添加剂、保质期、营养标签等常见问题解答,多层次多维度丰富校园食品安全监管。

当前,学校食堂已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多样化、健康化方向转变,“信用+校园食品安全”平台是以数据归集为基础、智慧监管为手段、社会共治为目标,通过信用赋能,实现精准监管、智慧预警、多元共治,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度融入校园食品安全治理的创新实践,助力提升乌海市校园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为广大师生营造更加安全、透明、诚信的食品消费环境,为守护师生“舌尖安全”构建长效防线。(乌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