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潘经纬 魏思宇)据悉,2025年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将于11月15日在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启幕,届时,海内外人才、行业翘楚与科技创新力量这三股国际精英将齐聚于此,紧扣“才聚新重庆・共创新未来”的核心主题,共商合作发展大计,共绘高质量产业创新新蓝图。

重庆,这座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正以大会为纽带,全力搭建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交流合作平台,加速汇聚海内外智慧资源,着力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不断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党和人民满意的重庆新篇章赋能。
国际人才、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动产业升级、政策支撑四个轮子怎样融合齐步跑?国际人才为什么选择扎根重庆并如何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科技创新平台怎样进行成果转化或推动产业升级?针对这些媒体关切的问题,重庆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的重庆明月湖实验室副研究员沈杏同志结合自身深耕新型储能电池材料领域的实践经验,现身说法她扎根重庆、赋能产业的战略理想、战略成就。
国际人才扎根重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沈杏:明月湖实验室作为高能级创新平台,为我们搭建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畅通桥梁,通过实验室的产业需求对接机制和中试平台,我们的材料研发能够精准匹配重庆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产业集群需求,加速了研究成果的转化效率。重庆将新型储能,纳入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科技创新布局的重点方向,这一前瞻布局是我选择扎根重庆的重要原因。
您们两江新区的科学研究能为本地产业带来哪些具体的升级价值?沈杏:我们当前重点聚焦的新型储能电池材料研究,能够有效帮助储能电池企业降低生产能耗与环保成本,助力重庆建设绿色储能制造基地,通过技术赋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为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型储能产业集群提供支撑。为人类的共同财富空气的净化创造无限生机。
重庆的人才引进政策为您们提供了哪些支撑?与高校、企业开展合作有哪些期待?沈杏:重庆的博士后人才引进政策,为我们快速组建跨学科团队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人才、平台、资本、产业的深度协同,构建了一个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非常期待与本地高校合作开展基础理论联合攻关,与重庆储能企业共建中试基地,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闭环。
您们将如何助力重庆储能产业领域高质量发展?沈杏:未来,我们将致力于构建储能领域人才梯队,通过主动对接产业需求,促进产学研协同,助力重庆打造从材料研发到装备制造的新型储能产业链,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绿色储能制造基地贡献专业力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黑猫投诉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