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中国优质奶源与牧场管理新模式国际论坛上,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邓兴照就如何协调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牛不可一天不喂,奶不可一天不挤;牛奶生鲜易腐,必须加工才能上市,加工企业等米下锅,购销渠道比较单一,挤奶到加工需要及时密切衔接。这也是养奶牛与养猪养鸡所不同的。政府讲公平、讲秩序,企业讲效益,奶农想奶价高一点,乳企想奶价低一点,但目标都是奶源别出问题。在此,提五条构建和谐乳业的意见和建议。
增加理解和信任,树立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奶农、乳企共处一条产业链,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多支持理解,少相互算计。尤其是奶源充足或奶源不够的时候,双方要换位思考,在质量安全管控方面给予充分的配合。如果可能的话,乳企奶源部的同志去养几天牛试一试,奶农到奶源部到加工厂、市场多走走看看,一定会了解彼此更多一点,信任包容更多一点。
清理合同问题。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合同经济,合同是基本的准则,履行合同是基本的诚信。监督签订和履行规范的生鲜乳收购合同,要明确价格和收购数量。农业农村部最近在推行合同备案,要清理问题,梳理通报,不履行合同的要受到行业的惩戒,奶农可能卖不出去奶,乳企可能也收不到奶。
理顺价格机制。价格是基础,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即使是区区的0.1元就可能有10%的奶农由盈利变为亏损。而质量是价格的基石,质量检测要公平,奶好奶坏养牛的说了不算,加工的也要避嫌。目前农业农村部正探索在河南、河北等主产省建立地市级的生鲜乳收购第三方质量检测中心,减少生鲜乳购销质量争议。
划定管理边界。乳企重视质量安全,但建议有个度,矫枉不能过正。有的反映,一些乳企地方奶源部门以质量安全为借口,高价搭售兽药、饲料和养殖设备,有的还高价不优质。希望放开奶农生产资料的采购选择权,真正做到优质优价,届时不用推介奶农都会主动要求买。
维护正常购销秩序。在近期奶价较高、奶源紧张的时候,无证流动收奶现象开始抬头,冲击损毁正常购销秩序。畜牧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乳企也要拒收流动奶贩的奶,让他们无处可卖。针对不履行合同、抢奶转奶、扰乱市场、危害乳品质量的将采取约谈、通报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 邓兴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