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外贸交出亮眼成绩单,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273.9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省会昆明表现突出,进出口额突破810亿元、同比增长超9%,成功跻身全国外贸城市前50强,为全省外贸增长注入核心动力。
进出口结构升级 亮点领域多点开花
农产品出口持续领跑,全省农产品出口90.3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居中西部第一。其中鲜切花出口5.4亿元、增长52.2%,食用菌出口2.3亿元、增长60.8%,咖啡及其制品出口金额达到6.5亿元、增长8.4%,均居全国前列。
绿色低碳的“新三样”出口发力,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等出口11.9亿元、增长32.8%,其中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增长230%;铝制品出口超8亿元、增长超60%,覆盖多领域。
鲜榴莲进口65.8亿元,榴莲已经成为云南进口市场中的“现象级”消费品;老挝啤酒经中老铁路进口增长58%,成东南亚预包装食品“明星单品”。
在云南省商务厅积极推动下,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快速通达、河口陆路口岸便利化通关、云南关累港口岸进出口量值强劲增长,举措成效显著。
外贸格局持续优化
上半年,云南外贸呈现“朋友圈”扩大、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积极态势。与云南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增至183个,较上年增加15个。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国家进出口达1090.3亿元,同比增长7%,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5.6%,占比提升3个百分点。
东盟市场仍是核心支撑,进出口额618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缅甸以240.9亿元稳居首位,滇缅贸易值仍占中缅贸易值的37.9%;老挝借力中老铁路,贸易额激增17.5%至110.9亿元,全国占比升至33.5%;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增速抢眼,分别增长39.8%、318.2%、103.7%。越南虽增长回落3.2%,但顺差达25亿元,结构性优势凸显。此外,与日本、菲律宾、孟加拉国等国贸易增量显著。
口岸活力迸发 立体通道支撑强劲
口岸体现外贸活力,上半年呈现“量、稳、爆、破、通”特征。云南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672.1亿元,同比增长8.6%;昆明海关签发相关优惠原产地证书5.26万份,货值91.91亿元,分别增长5%、11%。
中老铁路表现亮眼,进出口货运量超300万吨、货值超1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38.5%,创同期新高;磨憨口岸进出口货量、货值分别增长23.8%、16.75%,不折不扣的“明星口岸”;昆明长水机场进出口货物增长29.1%,空中走廊地位巩固。
多地协同增长 区域活力凸显
除昆明外,多地外贸表现亮眼。曲靖进出口18.01亿元、增长40%;大理外贸进出口10.1亿元,其中出口9.8亿元,同比增长2%;保山边民互市贸易额8.75亿元,边民直接收益585.2万元;西双版纳进出口货运量、贸易额均增长36%以上,共同勾勒出云南外贸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商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