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上海崇明:水稻与河蟹双丰收

2025-08-28 15:31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李方冰

在崇明现代农业园区内,一场田埂上的“大考”日前开考。来自浙江大学、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农科院、嘉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光明集团崇明农场的专家,顶着烈日对这里的“稻蟹绿色高产高效模式创制及示范”项目进行现场测产验收。

“3.3千克”“4.3千克”“3.7千克”……随着一连串的稻米产量数字报出,项目技术指导、上海海洋大学高级工程师王春心里也有了底。他笑着说:“今年会是稻、蟹的双丰收年。”

“我们项目组创制了一种适合崇明地区的‘1+9’稻蟹综合种养系统。”王春进一步解释道,“1是指10%的水体养蟹,9是指90%的水稻种植面积种稻——我们既要稻的产量,也要蟹的产量,同时还要保证符合国际生态岛的绿色发展要求。”

团队选择了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稻良种籼米“荃优169”,生长期127天,与扣蟹培育时间有三分之二重叠,相互匹配较好。而投放的蟹仔(大眼幼体)为“崇明1号”,作为“江海21”中华绒螯蟹品种的升级版,它更适合崇明地区的气候、水质、土壤等特点,群体产量高,抗病能力强。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抽样测算,中稻穗脱粒后获得湿谷5.63千克,平均1.88千克/平方米,推算湿谷产量625千克/亩。同时,在稻田里随机捕捞扣蟹0.64千克,平均规格为每公斤含360只。检查发现,扣蟹尚有3次蜕壳的生长周期。

专家们也仔细询问了养殖户的收益。养殖户从如磊说,去年是第一次采用稻蟹综合种养模式,由于缺乏经验,没能达到预期目标。虽然蟹苗培育赚了钱,但作为稻蟹种养模式也要保证水稻作为农作物的产量。

今年的现场数据,可以让从如磊踏踏实实睡上一觉了。他向专家们掐指算着:“如果从稻田直接卖掉谷子,一斤可以卖3元。如果自己收割后卖干谷,价格还可以翻倍。今年光卖稻谷,就可以把人工、育秧、整田和施肥的钱赚回来。那么,后面卖蟹苗的钱就都是赚的了。”(徐瑞哲 蔡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