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讯(徐一博 记者李黎)自9月27日国务院食安办召开全国食品安全办主任会议就“两个责任”贯彻落实作出具体部署以来,苏州市高新区食安办(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学习《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 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意见》两个文件,以四项举措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形成属地责任、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相互衔接、贯通运行的闭环“铁三角”。
学习精神,科学谋划
通过对“两个文件”的学习,苏州市高新区明确抓住地方党委、政府和食品企业中的“关键少数”,推动形成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食品安全责任落实机制,实现对食品安全风险的精准防控。针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分布与乡镇街道、社区包保干部数量不匹配,导致任务畸轻畸重”的问题,通过适当扩大包保干部范围,采取包保干部分区域、分小组进行包保的方式,合理分配包保任务,保障工作有效推进。
高效推进,落实责任
根据相关主体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苏州市高新区各乡镇街道、社区及时联系包保干部,明确主体责任和任务要求,尽早签订承诺书,按计划开展包保督导。对于开展包保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板块及时反馈监管部门,形成工作闭环。区食安办按要求开展包保督查,确保属地责任落地落实。
总监上岗,强化培训
为强化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苏州市高新区举办区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总监上岗仪式。同时,围绕《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对各企业食品安全总监及有关企业负责人开展专项培训,结合“三类人”“三件事”“三本帐”的具体要求,再次明确了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要求新上岗的食品安全总监要树立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主动担当作为,守牢食品安全底线,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开展督导,监管闭环
区食安委相关负责同志对其包保责任清单内的一家B级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包保督导。在现场督导过程中,发现车间地面有积水、操作人员未正确佩戴口罩的问题,第一时间要求企业进行整改,并将有关情况反馈至属地监管部门。属地监管部门依法责令企业及时整改,形成包保工作闭环,形成高新区稳定的食品安全监管“铁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