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刘璐 记者程家武)针对违法使用禁限(停)用药物,常规药物残留超标,超范围超限量使用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问题,近期,宿州市萧县聚焦重点问题品种,以风险防控为核心,组织开展重点问题食用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
严把市场准入关。针对整治重点,该县组织人员对辖区经营的14个重点品种集中排查,严格落实农贸市场开办者主体责任,加强入场查验和登记建档,实行名单化和动态化管理,查验并留存14个重点品种的产品质量合格凭证。对无法提供凭证的,禁止进入市场销售;对无法提供产品质量合格凭证的进行快速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
严格监督抽检关。积极发挥农贸市场快检室初步筛查作用,重点对“7条鱼”“4颗菜”“3个果”等重点品种快速检测工作,提高对14个重点品种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违禁物项目、污染物项目以及风险隐患项目的快检筛查频次,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加大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对抽检不合格食用农产品依法开展核查处置,及时通报不合格产品追溯信息,切实保障食用农产品销售质量安全。
严厉执法检查关。加大对农贸市场及重点品种销售者的整治和监管力度,严查入场查验、进货查验记录、追溯等落实情况,围绕承诺达标合格证、进货凭证、检验检疫证明等进行重点检查,增强发现问题的靶向性,确保食用农产品“来源可溯、质量可控、责任可究”。严厉打击在市场销售过程中添加使用禁限用药物,超范围超剂量使用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在排查和治理中发现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严肃查处,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