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安无小事,健康成长系万家”。近年来,一场关于校园食堂的变革正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各地通过硬件升级、管理创新和理念革新,着力打造高标准食堂,不仅守护了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更将营养健康、节约风尚和阳光透明的理念融入日常餐饮服务。本系列报道聚焦全市高标准食堂建设实践,展现从后厨到餐桌的系统性变革,记录这场关乎师生健康的民生工程。今天,我们走进吉安市阳明中学,探寻其校园食堂的“品质密码”。
“食育+服务”双驱动打造校园餐标杆
围绕“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核心目标,吉安市阳明中学聚焦师生饮食痛点与家长关切,深耕校园餐管理创新。从破解 “餐费高、安全忧、口味单一” 等问题入手,逐步形成涵盖安全监管、惠民价格、品质服务、食育培育的全链条特色模式。
价格惠民:筑牢 “暖心工程” 让实惠看得见
食堂坚守“校园餐姓‘公’不姓‘利’”原则,创新推行 “零租赁”外包模式,不向承包方收取场地租金及管理费用,将成本节约空间全部用于让利学生。在此基础上全面下调菜价:每份菜品普遍降价0.5元,原本5元一份、深受学生喜爱的红烧肉降至 4.5元;日常供应的清炒时蔬从2元降至1.5元;更专门设置“一元菜”窗口,把原价 2-3 元的花荤菜(如青椒肉丝、番茄炒蛋、豆角肉末等)调整为1元,确保品类不重样。经核算,仅菜价调整一项,每学期就能为全校 3000 余名学生家庭累计减少支出约60 万元。不少家长在家长会上反馈:“孩子中午在学校吃两荤一素,加上免费汤,一天餐费不到10元,比在家做饭还划算,我们打工族的经济负担真的轻了不少!
多级监管:织密 “安全防护网” 守护舌尖上的安心
“四级联动监管体系:区教体局以“校园餐三年集中整治行动”为抓手,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突击检查,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食材储存、餐具消毒等问题;区市场监管局配备专业农残检测仪、重金属快速检测设备,不定期对进场食材进行抽样检测;区纪检开展专项督查,重点检查学校履职情况,倒逼监管责任落实。校内同步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 制度:每日清晨,专职食品安全员逐一核对食材采购票据与检验报告,现场查看食材新鲜度,坚决将冷冻冷链食品、高油高糖高盐食品挡在食堂门外;每周二上午,分管副校长牵头,联合食品总监、安全员及各食堂店长开展全面排查,重点检查仓库食材存储、餐用具清洗消毒记录、食品留样、从业人员健康证等;每月月底,校领导组织调度会,结合当月检查记录、从业人员培训效果及学生满意度数据,精准调整下月保障措施。此外,学校全面推进 “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后厨8个关键区域(食材清洗区、切配区、烹饪区等)的实时画面,同步接入学校监控室与区教体局监管平台,家长可通过学校公众号的 “明厨亮灶” 端口随时查看,真正实现 “阳光操作、透明监管”。
执法人员检查后厨 图片来源:吉安市青原区市场监管局
品质提升:精准对接需求 让师生吃得舒心又营养
学校从食材源头到服务细节,全方位提升校园餐品质。食材采购上,食堂大米统一选用一级米;食用油均为非转基因知名品牌优质油。针对学生成长发育需求,推出多项贴心服务:午餐、晚餐时段免费提供米饭添补;每餐供应免费例汤,保温桶随时续盛;面条类餐食支持免费续面。同时,食堂每餐保障 15~20个菜品选择,涵盖荤素、汤品、主食,其中“一元菜”由专业厨师团队提前一周研发菜谱,兼顾营养均衡(如肉丝搭配当季蔬菜,保证蛋白质与维生素摄入)与口味适配,不少学生反馈:“食堂菜种类多,每天换着吃不腻,比家里做的花样还丰富!”
家校共育:搭建互动桥梁 让家长放心又参与
为让家长深度参与校园餐管理,学校创新成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成员从各年级随机选拔30名家长,确保覆盖不同职业、不同班级。“家长陪餐”制度化推进,邀请家长代表与学生共同就餐,陪餐时可随时查看食材、询问烹饪流程。每学期还开展“食堂开放日”活动,邀请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走进后厨,亲眼见证食材检测、清洗、加工全流程,不少家长参观后在班级群分享:“原来学校食堂管理这么严格,食材检测、留样都做得很规范,孩子在这吃饭,我们完全放心!”
家长陪餐现场 图片来源:吉安市青原区市场监管局
宣传引导+食育实践:培育健康饮食观 让饮食有文化
学校将食品安全教育与饮食文化传承融入日常:每学期开展1 次食品安全主题班会,班主任通过案例视频、互动问答,向学生普及“如何通过外观辨别变质蔬菜”“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范围” 等知识,引导养成“三餐规律、不挑食、不浪费” 的习惯。同时发起“光盘换水果”活动,学生餐后凭 “光盘” 可兑换苹果、橘子等水果,推行半年来,食堂餐厨垃圾同比减少40%,节约用餐成为校园新风尚。此外,每学期开展 1 次校园餐满意度问卷调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收集意见。
学生光盘行动 图片来源:吉安市青原区市场监管局
学校以第三食堂为专属阵地,打造食育特色品牌:端午前夕,开展“粽叶飘香话端午” 包粽子活动,食堂提前采购新鲜粽叶、糯米、红枣,师傅现场示范折叶、填米、绑绳技巧,还结合 PPT 讲解 “端午吃粽子的由来”;学生分组动手,不少同学从“粽叶总散开”到“包出完整粽子”,成就感满满,活动结束后还将粽子带回家与家人分享。秋冬季节,组织“健康泡菜DIY”活动,老师与食堂工作人员指导学生挑选新鲜白菜、萝卜,调配低盐酱料,科普“乳酸菌对肠道的益处”“泡菜制作的卫生要求”;学生亲手制作的泡菜,经食堂专业杀菌处理后,还会作为特色小菜在午餐供应,让学生体验“从制作到食用”的完整过程,深化对健康饮食的认知。
学校开展系列食育活动 图片来源:吉安市青原区市场监管局
系列举措推动学校校园餐师生满意度从两年前的87% 提升至如今的 98%,家长对食堂工作的认可度也显著增强。这些经验做法为各地校园餐饮管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借鉴,持续为校园餐高质量发展注入“阳明力量”。(吉安市青原区市场监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