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仝思雨 记者王晶)近日,走进德州市临邑县多家餐饮单位,清晰可见后厨新安装的远程监管探头正无声运作——这些镜头另一端,连着临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监管指挥中心。在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后厨实况一目了然:环境卫生、食材处理、烹饪制作全程透明,甚至连厨师是否规范佩戴口罩和帽子都清晰可辨。这一“透明厨房”模式,正是该县创新推行网络餐饮信用监管带来的直观成效。
自2024年8月开展省级网络餐饮信用监管试点以来,临邑县已对全县219家入网餐饮单位实现信用评级全覆盖。截至目前,相关投诉率同比下降32%,消费环境显著提升。在信用良好(A级)的26家商户中,19家已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改造,实现了从线下监管到线上智能化无感监管的转变;守信(B级)的177家商户正通过设施升级逐步向A级标准靠拢;而16家轻微失信(C级)商户中,已有6家因整改不到位被清退。这一系列变化,依托的是一套覆盖“建档、评价、奖惩、共治”的全链条信用监管体系。
针对网络餐饮长期存在的“线上线下不一致”问题,临邑县市场监管局为每家入网商户建立“一户一档”信用档案,整合证照信息、处罚记录等关键数据,从源头遏制“假证入网”“幽灵外卖”等乱象。该局还制定了明晰的信用评价标准,突出“互联网+明厨亮灶”“制止餐饮浪费”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等重点内容,对商户实施信用分级差异化管理。
信用等级不仅关乎监管强度,更直接牵动商户经营。信用评级B级以上商户可享受不同程度平台流量优先推送和抽成优惠,C级商户则面临时段限制甚至退出机制。这一“信用可视化”做法,促使消费者通过选择权推动商户自觉规范经营。一位餐饮店主表示:“以前觉得安装摄像头是负担,现在‘阳光厨房’成了揽客亮点,订单也明显增多了。”
如今在临邑,无论是线上点餐还是到店用餐,居民都能享受到更安心、更放心的餐饮服务。这套“以信治网”的监管体系,正逐步将“看不见的后厨”转变为“可信赖的餐桌”。未来,临邑县还将持续完善信用修复和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筑牢“云端餐桌”的安全防线,让信用真正成为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