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四川省乐至县创新运用“加减乘除”工作法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

2025-04-27 13:43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程伯全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干天文 施又丹 记者程伯全)今年以来,乐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为突破口,创新监管模式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事中指导”转型升级,实现执法力度与温度的有机融合。

靠前服务做“加”法。创新推行“执法+普法”工作模式,主动向农村食品经营者发放食品安全风险提示,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进行现场指导。针对农村小作坊、小摊贩普遍存在的标签标识不清晰等问题,制定标准化操作模板,开展“一对一”现场指导,帮助提升合规经营能力。

执法人员检查食品标签  图源:乐至县市场监管局

柔性执法做“减”法。探索融合式监管模式,运用“大数据监测+双随机检查+靶向抽检”手段,减少多头重复检查,严禁趋利性执法。严格落实“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制度,对首次发生轻微违法行为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市场主体,采取警示教育、行政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给予经营主体容错纠错机会。截至目前,累计办理适用柔性执法案件2起,减免处罚金额5万元,有效减轻经营主体经济负担。

执法人员检查食品标签  图源:乐至县市场监管局

科普宣传做“乘”法。丰富科普形式内容,通过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制作科普视频、推送消费提示软文等形式,持续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及防范方法。组织开展“你点我检”活动,现场传授假冒伪劣食品识别技巧,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监督。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组织发布科普视频音频、消费提示、公益短信6期。

紧盯隐患做“除”法。紧盯农村集贸市场、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聚焦肉制品、乳制品、酒水饮料等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食品品类,开展“全覆盖、无死角”拉网式排查,重点打击“三无”食品、“山寨”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等违法行为。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平台作用,广泛收集违法行为线索,建立动态问题台账。截至目前,共检查经营主体300余家次,排查发现风险隐患50余个并督促整改,已完成整改37个,立案查处违法行为4起,形成了有力震慑。

乐至县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加大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力度,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强化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健全长效治理机制,确保农村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