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程伯全)近期,南充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紧扣“全力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中心任务,以服务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通过精准施策、协同发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南充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顺庆:全链条贴心服务,激活经济新引擎
顺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重磅推出《助力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十五条措施》,从准入、发展、监管、执法、信用五大维度精准发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优化准入“快车道”,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理念,推出“入市第一课”政策导航服务,打造“开业有道”数字化应用,为经营主体提供选址、创业环境“精准画像”,实现行政审批“极简快办”。同时,通过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分型分类培育等举措,力争年内新增经营主体1.5万户以上,以公平审查机制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
在护航发展方面,聚力打造人民中路“三心”消费手机街、白土坝商圈等消费新地标,推动京东电器等大型综合体建设,力争年内新增消费单元10家。同时,深化农贸市场公司化运营改革,推动3-5家农贸市场升规入统,年度营收目标突破3亿元。通过强化企业服务,开展政策、法律、信用“三进”活动,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助力企业标准创建,依托高新园区知识产权工作站,力争年内实现专利授权200件、商标注册300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突破5000万元。
在智慧监管方面,依托果州卫士“一键溯”智慧监管平台,构建全链条追溯体系,强化民生领域“春雷铁拳”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职业索赔乱象,保障市场秩序稳定。通过柔性执法与审慎监管结合,推动全年柔性执法案件占比保持30%以上,既彰显执法力度,又传递服务温度。
此外,聚力构建三级信用修复机制,帮助企业快速修复信用,重塑“信用名片”;通过包容审慎监管和精准服务,让更多经营主体“轻装上阵”、重返赛道;推行服务型执法,减少涉企检查频次,优化执法裁量标准,让监管既有“尺度”又有“温度”。
高坪:线上线下双向监管,全面护航数字经济
高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职能、靶向施策,通过“科技赋能监测、普法指导规范、执法亮剑震慑”三管齐下,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格局,推动辖区网络交易环境持续优化。
坚持“服务走在监管前”,推动企业合规经营,走访电商企业,开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宣讲,重点解读法定义务。印发《网络交易经营者合规指引及消费者网购提醒》,宣传网络交易、维权相关法律知识,累计发放约1500份。
在智慧监测方面,依托总局网络交易监测监管系统和市局“网监宝”平台,全面开展辖区网络经营主体认领,建立“一户一档”电子台账,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对销量排名靠前的网店和投诉高发网店实施高频次定向监测,严查违反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行为,确保交易秩序规范透明。同时,根据线上监测情况,开展线下实地检查,对虚假宣传、侵权盗版、价格欺诈、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零容忍”。监测重点平台、重点领域网络数据131个次,实地检查网站、网店经营者32个,查处涉网违法案件2起,有效维护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阆中:走访直播企业,推动新业态前行
为优化营商环境、护航新业态健康发展,阆中市市场监管局聚焦辖区直播电商企业开展实地走访,通过“问需解难+精准指导”双轨并行模式,推动企业合规经营与高质量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在助农企业走访中,执法人员发现部分企业正通过“直播+特色农产品”模式打造自有品牌,涵盖大米、菜籽油、小青柑蜂蜜水等品类。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合规盲区,现场开展“诊断式”指导,明确涉及生产加工环节须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严格把控原料采购、生产工艺、包装标识全链条,助力企业规避经营风险。
在规范电商生态方面,执法人员深入阆中特产直播间,实地核查选品审核、宣传话术、售后管理等关键环节,针对企业关注的直播广告用语合规边界、消费纠纷应急处置流程、直播脚本法律审查要点等问题,通过典型案例剖析,系统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条款,建议企业建立“事前审查+事中监测+事后追溯”体系,确保营销活动合法合规。
走访期间,参与企业积极主动签署了《电子商务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承诺书》,郑重承诺恪守诚信经营原则,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西充:强化有机产业监管,筑牢经济发展根基
西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全力践行质量强县、全域有机战略,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有机产业监管体系,筑牢有机产业发展根基。
该局始终将有机产业标准化建设作为发展关键,立足本地有机水稻、畜禽等产业优势,联合各方起草发布实施40余项有机农产品团体标准,精准覆盖5大类农产品,为产业规范化打造精细指引。同时,创新推行“日常抽检+专项筛查+动态监测”的多元检测机制,实现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的转变,成功搭建了以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中心为核心枢纽,辐射23个乡(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基层监管网络,实现监管无死角。
在监管体系方面,秉持“全链条、严标准、零容忍”理念,构建起县乡村企“四级”联动的监管格局,确保监管全覆盖。出台《西充县有机产品质量安全及认证监管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法规,让监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积极推行数字化监管,搭建“一品一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成9个可视化农业、质量追溯等信息服务平台,让有机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全过程实现透明可视,极大增强了市场信任度。
在企业蓬勃发展方面,西充县有机企业在强有力的监管体系保障下迎来发展的春天。四川天马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依托当地优越自然的环境,运用标准化、规模化、多元化有机管理模式,打造出1000亩“天马山有机柑橘示范基地”,并斩获多项荣誉。四川盛祥玫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坚守有机标准,手握27项国家专利,其“玫澜”玫瑰系列产品获得多国有机认证,远销海外。如今,西充县有机产业已然阔步前行,踏出一条从田间沃野到百姓舌尖的坚实道路。
仪陇:创新服务模式,助力小微企业成长
仪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税务分局组建联合检查服务组,创新推出“助微护旅育未来”指导服务行动,开启“精准服务+严格监管+普法教育”工作模式,谱写优化营商环境、守护民生安全、培育法治意识新篇章。
4月以来,仪陇县市场监管局和税务分局以“春雨润苗助企发展”为主题,搭建政策直通车,举办联合宣讲会,为小微企业精准推送适配税费政策,激发企业成长驱动力,提升风险应对“免疫力”,增强市场经营竞争力。两部门打破行政壁垒,推出“四办”服务机制:高频事项“一窗联办”、跨域业务“远程协办”、特殊需求“容缺先办”、复杂问题“会商专办”,最大限度简化流程,真正做到“进一门、到一窗、跑一次”办结。
在红色旅游景点朱德故里5A级景区,联合组织“食安+税安”双重监管网。市场监管人员采取“五查工作法”,深入景区内及周边的经营场所开展全覆盖检查,要求商家严格落实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保障食材来源可追溯、质量有保障。税务部门工作人员“以查促管”,对景区内农家乐、民宿等业态进行检查与指导,防止出现偷税漏税以及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同时为商家量身定制“政策辅导套餐”,普及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合法经营、诚信纳税。
此外,两部门携手走进仪陇朱德红军总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案例展示+实物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与食品安全意识。
蓬安:五维发力优环境,激发市场新活力
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五维发力”为抓手,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与创造力。
穿透审查清障碍,通过“穿透式”审查,清理涉企政策中的壁垒,建立“清单整改+社会公示”机制,确保政策公平性,为企业发展扫清政策障碍。
严查严打强震慑,聚焦民生领域,开展反垄断专项整治行动,严打垄断行为,强化行刑衔接,形成强大震慑,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智慧监管净生态,落实互联网平台监管新规,对头部电商实施“一平台一清单”责任制,开展“合规体检式”培训,同时搭建“AI+人工”双轨监测系统,严打虚标原价、大数据杀熟等违法行为,推动网络交易纠纷“线上闭环处置”,有效净化了网络市场生态。
价格整治护民生,针对农村供水、转供电等民生痛点开展“靶向式”价格整治,推进涉企收费“清费减负”行动,曝光违规收费典型案例,确保惠企政策直达“最后一公里”。
在线快处提效能,创新“云端调解+动态考评”机制,新增42家ODR企业,推动消费纠纷化解率提升至85%。同时,建立“一键直达”投诉通道,实现投诉响应时间缩短50%,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