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程伯全)为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保障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凉山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治理工作。
加强宣传教育,构建共治新格局。凉山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定期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向群众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常识以及如何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等知识,借群众赶集日,组织“食品安全进市集”“食品安全进村居”等活动。通过流动课堂、张贴海报、微信群推送案例等形式,向农村食品从业者与消费者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以真实事例为鉴,警醒从业者守法经营,提升消费者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全民关注、参与的共治氛围。
严打违法行为,织密监管防护网。针对原料污染问题,重点整治购买使用来历不明未经检验检疫等肉类原料、重金属等污染物超标植物源性食品原料、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用农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针对知假造假问题,重点整治未经许可(备案)生产食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添加非食用物质生产食品,生产侵权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针对欺骗误导消费问题,重点整治线上线下销售“三无”食品、“山寨”食品,虚假宣传和违法宣称功能等违法违规行为。“五一”期间,凉山州市场监管系统检查食品销售者578家次,检查食用农产品销售者226家次,检查农批(贸)市场102个次,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违规问题数118个,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1份,发布消费提示4篇。
下一步,凉山州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农村假冒伪劣产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和重点对象的监管力度,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