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正心) “老板,来20块钱原味的油赞子!”“这里的商铺都会做煎炸后油品快检公示,现在又有“煎炸用油监督员”日常巡查,我们吃着更放心了!”前来南塘老街购买油赞子的市民说道。
煎炸食品香气四溢、口感焦脆,深受大家喜爱,但反复煎炸的油品质量始终令人担忧。宁波市海曙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煎炸用油监管模式,自2023年10月以来,以鼓楼步行街、南塘老街等商圈为试点并逐步推广煎炸用油快检及公示制度。按照要求商家每3天开展一次自主快检,并在门店显眼处公示自检结果,以此促进商家自查,落实主体责任。
为进一步深化煎炸用油质量安全监管,近日,该局还向10名社区网格员颁发了首批“煎炸用油监督员”聘书,将网格员纳入煎炸用油监管队伍。这些监督员在培训合格后,配合市场监管部门监管执法人员共同开展高频次、专业化的监督检查。监管执法人员主要核验门店用油的进货凭证、检测报告、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等关键信息;监督员根据培训要求完成油品取样、冷却静置、试纸检测等操作流程,精准监测酸价和过氧化值指标。针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餐饮单位,建立“回头看”工作机制,确保隐患问题整改到位,切实保障每一滴煎炸用油的质量安全。同时,废油处置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后一公里”。该局通过引导餐饮单位与专业回收机构合作,实现废油闭环管理。以南塘老街为例,近八成餐饮单位已签订回收协议,通过构建废油产生、收集到无害化处理的全流程管控体系,阻断“地沟油”回流。
“煎炸用油监督员”社会共治力量的引入,让监管触角从执法人员向社区网格员延伸,推动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检+社会监督”的良好局面,为监管链条的闭环奠定基础。下一步,该局将继续扩大煎炸用油监督员队伍,加快建立煎炸用油“红黑榜”公示制度,以制度建设进一步推动餐饮单位自觉规范用油行为,构建起煎炸用油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