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胡礼兵)9月28日清晨,重庆市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忙碌地穿梭在九宫庙街道的农贸市场中,摊位前,商户们正紧张地整理货物,冰鲜区弥漫的雾气夹杂着鱼腥味迎面扑来。执法人员站在水产摊位前,细致地检查商户的进货票据及供货商的资质。
为切实加强涉渔市场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和整治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的违法行为,近期,该局启动“秋季护渔”执法检查行动。
针对农(集)贸市场、商超、涉渔水产市场等重点场所,该局通过“三个全覆盖”强化监管:一是严查市场开办者的主体责任,要求其严格落实入场查验制度,对无法提供合法来源凭证或经营资质不全的商户一律清退;二是营造全民禁渔氛围,动态检查禁捕公告张贴和宣传海报悬挂情况,确保“市场不卖、群众不食”的理念深入人心,重点整治虚假标注捕捞地、以“长江野生鱼鲜”宣传营销等行为,对涉嫌违法的渔获物依法扣押并追溯供应链;三是规范经营台账管理,要求水产品经营户完整记录进销数据,逐一核查进销台账。期间已整改问题台账12家。
针对国庆、中秋节假日客流量激增的特点,该局还重点整治餐饮单位证照不全、采购非法捕捞渔获物、代加工消费者提供的渔获物等行为。执法人员对后厨冰柜、菜单、点餐系统进行突击检查,严禁使用“长江刀鲚”“野生江鲜”等误导性宣传,同步核查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
在九宫庙街道某餐馆,经营者张大姐感叹道:“现在我们餐馆菜单都不敢写‘江鲜’了,不仅容易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而且很多市民随着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也在抵制食用非法捕捞渔获物。”
为筑牢全民共治生态防线,该局向市民发出三点倡议:一是理性消费,拒绝“野生”噱头,选择合法养殖水产品并查验进货凭证;二是全民监督,发现餐饮单位使用“长江野生鱼鲜”或市场售卖非法渔获物,可通过12315热线平台举报;三是参与宣传,市场监管局将定期举办开放日活动,普及禁渔政策。
从市场摊位到百姓餐桌,该局以零容忍态度织密禁渔防护网,同时凝聚全民共治力量筑牢生态屏障,坚决打赢“秋季护渔”攻坚战,为子孙后代留住一江碧水、万顷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