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张曦月)今年以来,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升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食品安全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庆市巴南区市场监管局集中开展“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行动,通过高位部署、严打重处,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周密安排部署,层层压实责任。成立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专班,明确以农村集贸市场、城乡接合部、校园周边等为重点区域,构建“区局牵头抓总、科所一线落实”的垂直责任体系,通过定期召开推进会等形式,将任务目标精准传导至每一个基层网格,确保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为专项行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深化隐患排查,闭环落实整改。坚持将风险防控置于首位,组织各市场监管所对辖区内的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小作坊、农贸市场、商超、食杂店等进行全覆盖、滚动式排查,建立健全风险清单与管理台账。建立健全“排查—交办—整改—销号”全流程跟踪机制,针对发现的问题,明确各所隐患整改专人负责,实行“一隐患一档案”,确保隐患彻底清除。同时,通过行政指导、责任约谈等方式,持续压实食品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督促其严守安全底线。
加大执法力度,实施精准打击。围绕“山寨”食品、过期食品、“三无”食品等突出问题,整合执法力量,保持凌厉攻势。一方面加强日常巡查与监督抽检频次,提升问题发现能力;另一方面,对违法线索深挖扩线,实施“全链条”精准打击。对于涉嫌犯罪的案件,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形成了强有力的法律震慑。截至目前,已查处一系列典型案件,有效净化了辖区农村食品市场。
广泛宣传引导,营造共治氛围。为提升整治行动的社会治理效果,宣传、培训多管齐下,强化引导。利用线上政务媒体和线下村镇公告栏、广播站等阵地,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公示典型案例,提升农村消费者的辨识能力和维权意识。并组织面向农村食品经营者的专题培训,强化其守法诚信经营观念。通过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监督,积极构建社会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下一步,该局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农村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推动监管模式创新,探索智慧监管应用,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联动,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坚决守护好农村食品市场的每一道防线。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黑猫投诉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