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江门市市场监管局全力打造地理标志特色镇

2025-09-08 19:49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黄俊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封梅康)2024年9月,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获批建设省地理标志特色镇,成为全省获批6个镇街之一。在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的精心指导下,江门市市场监管局全力推动会城街道办省地理标志特色镇建设,共撬动政府、民间新增投资4.8亿元;会城街道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用标企业增至373家,建设特色镇期间增长35%;新建地理标志驿站、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站、产品展示馆及新会陈皮品鉴中心、陈皮庄园等20个新会陈皮地理标志综合实体;开发文旅研学线路3条,文旅项目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新会陈皮全产业链已带动就业创业超过7.8万人,人均增收超2.6万元,精心打造乡村振兴的新典范。会城街道以新会陈皮为核心载体,通过“溯源体系标准化、产业融合多元化、品牌价值国际化”三大路径,推动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源头管控与标准引领,筑牢品质基石

一是推进数字化溯源管理,推动品质提升。积极推动新会陈皮数字化溯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全区已有9846户种植户和2280多家经营者在溯源系统中办理了道地“身份证”,从源头上确保了新会陈皮产品的正宗性和市场的正统性。优化“新会地理标志服务管理平台”服务功能,扩大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覆盖面,会城街道用标企业达373家。加强“新会陈皮”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规范管理,目前新会区农学会授权1036家单位使用“新会陈皮”证明商标。二是构建标准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护航。为适应新会陈皮全产业链发展需求,近年来形成了覆盖种植、加工、仓储到产品的全链条标准体系,累计制定《地理标志产品 新会柑》《地理标志产品 新会陈皮》地方标准2项,《广陈皮绿色种植规范》《新会陈皮公共监管仓建设和管理规范》《预制菜 陈皮水鸭汤》等团体标准28项。积极推动企业参与制定“湾区标准”,助力新会陈皮进入“湾区认证”产品目录,其中江门丽宫国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新会陈皮获得新会区首张“湾区认证”证书。三是推进公共监管仓建设,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设标准化公共监管仓,加快推进民营公共监管仓认证,全力打造“国字号”标准化中心监管仓。

微信图片_2025-09-08_194004_092 拷贝.jpg

地理标志特色镇LOGO   图片来源:江门市市场监管局


撬动社会资本与品牌塑造,激发产业活力

一是整合政企资源,夯实品牌发展基础。充分发挥省专项资金杠杆作用,撬动地方财政投入8000万元,并引导龙头企业新增投资4亿元,为品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建设宣传平台,打造特色IP。建成一批地理标志驿站、地标保护工作站、地理标志产品展示馆和新会陈皮品鉴中心,推出已申请版权保护的地理标志特色镇Logo和吉祥物“阿甘”,打造特色产业立体IP,广泛宣传新会陈皮的文化和品牌故事,提升品牌知名度。除了在会城街道内设立大型宣传广告牌,还在广州白云机场中庭LED 屏、高铁站广州南站、江门站发布地理标志特色镇宣传画,扩大新会陈皮地理标志影响力。三是组织推介活动,提升市场认知。共组织辖区60多家次企业参加丝博会、杭州茶博会、北京国际茶叶展等品牌推介活动,有效提升了新会陈皮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

微信图片_2025-09-08_193942_463.jpg

地理标志驿站   图片来源:江门市市场监管局

创新推进“地理标志+”融合发展模式,服务乡村振兴

一是打造“陈皮+文旅”,将地理标志与侨乡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开发3条文旅研学线路,配套开展多场宣传推介培训活动全方位宣传。陈皮文旅、研学游线路、陈皮庄园民宿、陈皮酒店等文旅产品协同开发,陈皮古道、陈皮村、新宝堂等文旅项目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民宿、研学经济蓬勃发展。二是构建产业生态圈,促进产业融合。创新“陈皮银行”的仓储金融模式,将“知产”变“资产”,使新会陈皮从农产品升级为可质押、可投资的“硬通货”;物流中心日均发货超10万件,48小时内送达全国主要城市;通过“电商+产业带”模式发展电商企业和本土网红力量,成功打造了“云赏柑花”“云品柑茶”等数字化营销案例,推动新会陈皮产品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