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李黎)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食品安全摆在重要位置,持续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标准规范、强化全程监管,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江苏省作为经济大省、食品产业大省,积极响应国家部署,以“走在前、做示范”的担当,始终坚决贯彻“四个最严”要求,以“全链条治理”为核心,持续筑牢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让“江苏味道”成为放心、安全的代名词。
政策引领,筑牢法治根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完善、“全程监管”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161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构建起全链条、覆盖全人群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江苏结合实际,2024年6月施行《江苏省食品安全条例》,细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织密食品安全法治网、责任网、保障网。开展食品安全综合业务培训班、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等,提升监管队伍专业能力,推动政策标准落地见效。
精准施策,破解监管难题。聚焦食用农产品、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全环节,构建“线上+线下”“源头+终端”一体化监管体系。针对网络餐饮、直播带货、预制菜等新业态,举办网络餐饮食品安全全链条治理培训班,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推出“苏食安”“苏源码通”等平台,实现线上监测、线下核查、精准打击、长效治理。南京、苏州、扬州等地创新实践“五位一体”智慧共治模式,通过政府、学校、企业、家长、技术五方联动,构建透明、高效、可信的食品安全生态圈。
数字赋能,提升治理质效。大力推进食品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依托江苏省学校阳光食堂、江苏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等工具,实现风险预警、智能巡查、全程追溯。苏州、无锡、宿迁等地探索“智慧食堂”“阳光直采平台”和“接诉即办”“码上回应”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等手段,打通食材采购、加工、配送、消费各环节,确保食品安全可管可控可溯,提升治理响应度和满意度。
产业帮扶,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通过“百企千坊”帮扶行动、食品产业链质量提升项目、特医食品“四进”科普等举措,助力食品产业提质增效。全省培育了一批高质量食品生产企业,推动苏帮菜、咖啡、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同时,严厉打击非法制售“特供酒”和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为企业公平竞争和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社会共治,营造良好氛围。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快闪进社区”“特殊食品科普基层行”“我最关心的食品安全话题征集”等活动,推动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通过微课堂、趣味实验、互动游戏等形式,提升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
食品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承载着民众的健康福祉,牵系着经济的稳健发展,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食品安全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需要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和消费者共同发力,筑牢每一道防线,捍卫人们柴米油盐间的安心与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