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冯志 记者孙开珍)2022年3月,青岛市部分区(市)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为切实做好疫情期间农业安全生产和稳产保供工作,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全面落实省市两级党委、政府部署要求,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目前,青岛全市日产蔬菜3200多吨、肉蛋奶2000多吨,已春播蔬菜46万亩,344万亩冬小麦长势良好,做到了疫情防控与稳产促供“两手紧、两手硬”。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最关键、最紧要的关口,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将保持连续作战、尽锐出战、能打胜仗的攻坚态势,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以“事争一流”的工作标准,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和稳产促供,全力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闻令而动,先行谋划顶格推进
健全机制保障。去年前初,青岛市农业农村局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产品生产保障专班,发布山东省首个《新冠疫情期间农产品生产保障应急预案》,举行农产品生产保障应急演练,确定农产品生产主体清单287个、投入品需求主体清单127个,为抗击疫情保生产赢得先机。2022年3月初新一轮疫情出现后,全局迅速进入战时状态,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建立农产品产能和价格监测日报告等制度,多次召开专题会、调度会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压实行业监管责任、属地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
强化资金支持。会同财政部门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提前下拨2022年乡村振兴资金13.28亿元,支持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的农产品生产保障等工作。其中,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32亿元,支持春耕春播;农业防灾减灾资金1500多万元、动物防疫补助资金5660多万元,加强小麦条锈病、非洲猪瘟等动植物疫情防控工作。将农民技能培训列为市办实事,提前下拨资金520多万元,通过线上线下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技能操作水平。
简化审批流程。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优化农业审批服务的公告》,最大限度简化疫情期间审批流程,对15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办理,为120余家农资生产企业办理生产经营许可证,政策惠及全市农业市场主体近500家。
精准施策,应对变局稳产促供
抓实生产调控。引导农民和经营主体有序下田、分时下地、分散务工,组织6.8万台农业机械投入春耕生产,全市春播蔬菜46万亩,完成麦田管理420万亩。建立6处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发展规模养猪场800余家,能繁母猪存栏量15万头左右。
畅通内外循环。协调公安、交通等部门,把农产品和农资列入应急物资保障范围,已办理《战疫情保畅通通行证》4800个,为涉农物资运输车辆办理《车辆通行证》406个。确定79家蔬菜生产基地、69家畜禽养殖场、18家屠宰场、55家果蔬冷库以及27家农业投入品生产企业为应急保障单位。
携手同心抗疫。疫情突如其来,患难倍显真情。甘肃省陇南市、定西市以及省内菏泽市是青岛市协作城市,疫情发生以来,三个协作城市紧急行动,驰援青岛市490余万元抗疫急需物资。结对帮扶莱西市乡村振兴重点镇的经济强区和市属企业也第一时间捐款捐物,8家市属企业捐资捐物合计1244万元,其中,农业龙头企业捐赠物资130万元。
创新服务,千方百计排忧解难
创新“互联网+”数字农技服务。将293项政策、技术、信息依托网络平台传授给农民。组织农技人员开展“科技壮苗”直播培训,服务指导农民3000余人次。推广应用无人驾驶、航空植保等新装备、新技术。
创新销售服务。制定疫情期间封控区《动物处置办法》《畜禽养殖场消毒办法》,防范病毒传播、杜绝病死动物流向市场。开展动物疫病春季防控专项行动,免疫家畜22.2万头、家禽650.3万只,送检动物样品7000余份。开展地产果蔬、肉蛋奶等质量安全定量检测1115批次、快速检测28509批次,合格率99.9%;依托电商平台推动农畜产品“无接触配送”,完成农产品线上销售额23亿元。
抗疫一线当先锋。面对疫情期间人手告急的严峻形势,发挥政治机关“走在前、作表率”的作用,选派2名处级干部第一时间赶赴莱西市参与抗疫,组织6名党员干部成立“青年突击队”深入莱西市开展24小时社区管控,组织60人的“志愿服务队”到市南区、崂山区、李沧区的6个社区协助疫情防控,筑牢群防群控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