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宜昌市夷陵区强化多维协同 推动食品“全链条”监管

2025-08-12 18:45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邱水英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邹维 记者胡毅)为全面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宜昌市夷陵区聚焦全链条监管关键环节,通过深化部门协同、强化环节衔接、科技赋能增效等举措,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体系。今年以来,全区累计检查食品生产主体318家次、流通主体852家次、餐饮主体492家次、农贸市场22家次,发现问题218处,已完成整改200处,整改率达91.7%,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健全跨部门协同机制,凝聚监管合力。立足鸦鹊岭镇某食品牛肉屠宰及运输环节问题整改,夷陵区于5月29日组织公安、农业农村、发改、经信等部门召开联席会,专题研究联合整治举措,明确部门监管职责,在全区部署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统筹推进肉及肉制品、肉牛屠宰领域专项治理,重点实施三项行动:一是优化屠宰企业空间布局,推进设施设备及厂房标准化改造;二是强化流通、餐饮环节质量管控;三是推动4家肉牛屠宰企业全链条规范化升级,探索建立肉制品闭环监管机制。截至目前,已排查销售未经检验检疫猪肉案件1起、索证索票不规范案件6起,公安部门捣毁非法屠宰窝点1处。

构建全环节监管闭环,压实监管责任。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强化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监管衔接。在生产环节,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动开展食品生产企业及农产品种养殖基地联合检查。针对茶叶产业这一核心农业板块,由区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局、综合执法局组建联合检查组,以农村地区茶叶生产违法添加行为为打击重点,实施“生产环节突击检查打假+流通环节随机抽检溯源”双监管模式,全力维护茶叶品质声誉和茶农长远利益。专项行动以来,累计检查市场主体262家,抽检茶叶977批次(217万公斤),已查处违法添加案件3起。

提升智慧监管水平,强化监管效能。深化“互联网+监管”模式应用,在食品生产企业、大型商超、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场所部署视频监控系统并接入监管平台,实现生产经营过程实时可视化监管,推动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中,依托数据分析平台精准实施重点品类监督抽检,今年以来完成食品抽检924批次,其中检出不合格食品14批次、不合格餐饮具7批次;开展食品安全快检2900批次,其中不合格73批次。运用“鄂食安”智慧平台强化农村高风险食品领域监管,重点排查食品生产小作坊、卤菜店等主体,查处小作坊违规使用添加剂案件1起、生产企业不合格食品案件2起,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线索5起。下一步,夷陵区将持续优化监管协同机制,推动全链条监管向纵深发展,切实筑牢食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