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曹丁丁 记者李黎)暑期高温天气下,食品易腐败变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随之增加。南通市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行动,全面开展暑期食品安全大检查,通过精准排查、科技赋能、严管重罚等举措,为群众饮食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精准排查防控风险,织牢场所监管网络。此次大检查紧扣暑期食品安全特点,将监管“放大镜”对准高风险场所和关键环节。针对夏日热门消费场景,监管人员对冷饮店、冰淇淋批发点进行“温度突击检查”,用专业设备核验冷藏柜实际温度,要求经营者严格落实-18℃以下冷冻标准。针对夜市烧烤店、小吃店等经营场所,重点排查食材新鲜度、餐具消毒记录,对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当场责令整改。网络订餐领域同步发力,线上抽查平台商户资质,线下核查实体店后厨卫生,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
科技助力高效监管,严处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检查中,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深入各重点场所,现场对蔬菜农残、肉类瘦肉精、食用油酸价等指标进行检测,平均15分钟即可得出结果,不合格产品当场下架封存并溯源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同时,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不到位不放过、隐患不消除不松手。
构建社会共治格局,持续深化安全保障。为扩大监管覆盖面,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通过政务平台、社区公告栏等公布食品安全举报电话和线上举报渠道,鼓励市民“随手拍”举报问题线索。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夜市食品安全问题,开展“守护夏夜食品安全”专项夜查,有效回应群众关切。
下一步,将组织对整改单位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重点核查问题整改是否彻底、长效机制是否建立、风险隐患是否反弹,确保整改成效落地生根,防止问题“回潮复燃”。同时,将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严肃追责问责,以严实举措巩固整改成果,推动形成“监管部门主导、经营者自律、群众参与”的长效治理格局,让群众在暑期吃得安心、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