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甩肉”正当时 专家为“假期肥”支招

2025-08-29 19:46来源:连云港日报 编辑:陈钊琦

暑假已过半,对不少孩子而言,这段时间意味着尽情玩耍、放松休息,还有毫无节制地吃喝。然而,这种生活方式往往会让体重迅速增加。笔者留意到,部分医院的体重管理门诊中,主动带孩子前来检查的家长越来越多。专家指出,儿童减重的关键并非单纯看减轻多少体重,而是要掌握科学的减重方法。

“小胖墩”现象敲响健康警钟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9%的儿童青少年存在超重肥胖问题,这一数据为儿童健康敲响了警钟。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体重标准会随年龄变化。若孩子已超重,且近半年体重增长迅猛,便是危险信号,若再不干预,可能快速滑向肥胖甚至重度肥胖。

近日,一名14岁女孩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就诊。她身高160厘米,体重却达到115千克。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邱磊介绍,判断孩子体重是否正常,可借助体质指数(BMI),其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2(m2)。这个女孩的BMI达到44.9,而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14岁女孩BMI达到26.3就属于肥胖,可见其肥胖问题极为严重。体重问题已影响到她的健康,经检查,女孩还有糖尿病、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内分泌紊乱等代谢性疾病,急需科学干预。

面对孩子的体重问题,一些家长存在认知误区,认为“长高自然瘦”。对此,邱医生提醒,身高增长时,体重可能增长得更快。肥胖不仅会拖累身高发育,还会带来诸多危机:导致记忆力减退、学习力下降;减缓生长速度,影响长高潜力;大大增加成年后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病风险;易引发自卑、焦虑情绪,阻碍心理和智力健康发展。尤其对青春期女孩而言,还可能导致月经不调、体毛过密、满脸痘痘等,造成身心双重打击。

儿童减肥,关键在于培养健康习惯

既然肥胖的危害如此之大,那么儿童该如何科学减重?需要明确的是,孩子正处于发育阶段,需要充足营养,简单粗暴的“少吃多动”并不适用,甚至可能有害。邱医生表示,过度节食会导致隐性营养不良,毕竟肥胖本身就是“能量过剩+营养不足”的状态,再饿肚子会伤身伤脑。而且,过度节食会让孩子饥饿感强烈,难以坚持,容易放弃甚至引发暴食报复,导致越减越肥,还可能滋生叛逆情绪。

其实,坏习惯才是肥胖的元凶。市民李女士就深有体会,她的儿子才上小学四年级,体重已经超标10千克。“这孩子打小就不爱吃青菜,顿顿得有肉不说,还特别钟情油炸的。”李女士无奈地说。更让她头疼的是,孩子总把饮料当水喝,觉得白水没味,可乐才解渴,这体重噌噌往上涨。

在培养健康饮食习惯方面,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平衡膳食宝塔(2022)图示解析》是孩子的“饮食宝典”。宝塔分五层,面积大小反映五类食物及摄入量多少,涵盖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类、奶类、大豆和坚果类,以及烹调用油盐。其食物量设计考虑了不同年龄段学龄儿童的能量需求,清晰展示了各类食物的适宜摄入量范围。不过,邱医生也提醒,如果孩子已明确肥胖,仅靠“宝塔”的指导可能不够,此时建议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科学减重指导。

科学减重,全家总动员

具体到实践层面,科学减重需要饮食与运动双管齐下,更需要全家的共同参与。

饮食方面,在保证孩子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可采用科学的饮食方法:首先要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能量过剩;其次,优先选择升糖慢的主食,如全麦、杂豆等,采用低血糖生成指数法;同时,少吃油炸、肥肉等高脂肪食物,采用低脂肪饮食法。

“肥胖孩子运动能力较弱,运动时切忌蛮干。”邱医生特别提醒,应从低强度运动开始,比如快走、游泳,让身体逐步适应。之后再逐步增加运动量,目标是达到每周3至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此时身体会有心跳加快、微微出汗的感觉。具体运动项目可选择慢跑、跳绳、登山、骑自行车、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这些项目既能有效消耗热量,又能增强体魄。

值得强调的是,父母的榜样力量和家庭健康氛围,是孩子成功减重的最强后盾。家长要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运动,共同选择更健康的饮食,携手营造有利于健康减重的家庭环境。

暑假是帮孩子调整生活方式、改善体重的黄金期。希望家长们能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帮他们甩掉多余负担,让孩子以更健康的体魄和更自信的笑容迎接新学期。(王进文 孙利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