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酒类市场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制售“特供酒”违法违规行为,伊金霍洛旗市场监管局聚焦民众高度关注的消费领域,扎实推进“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
一、明确工作目标,强化组织领导。一是思想认识方面。组织学习“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方案,召开集中整治动员部署会,提高专项行动认识,立足实际。每周刊载各市、专班成员单位经验做法,确保专项行动取得预期目标和效果。二是组织领导方面。伊旗市场监管局于2024年4月19日成立了以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并印发伊旗市场监管局关于印发《全旗“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伊市监发〔2024〕42号的文件,高位推动专项行动的展开。领导小组将相关股室、市场监管所(分局)、各所属事业单位纳入工作机制,分析研判专项行动中存在的问题短板,研究制定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工作任务,对“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再部署、再动员。结合实际开展工作,食品生产流通股负责日常协调部署工作,为后续整治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深入一线排查,聚力线索问题。一是渠道收集线索方面。聚焦广告监测、网络交易、消费投诉主渠道,完善网络交易和广告监测关键词,发挥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激励作用,收集和实时分析“特供酒”违法问题线索,纳入整治台账,做好违法线索后处置。二是链条排查整治方面。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等多种方式,进行排查整治。聚焦“特供酒”制售涉及生产加工、销售交易、寄递物流、私自推荐推广全链条,突出酒类生产企业和小作坊、酒类专营店、中小型餐饮服务单位等生产经营主体,如发现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立即责令停止生产经营、广告、宣传活动,下架、封存、召回“特供酒”及相关包材等,清理线下制售源头和消费渠道。三是线索动态调整方面。对各所排查收集的线索、交办的线索、近年投诉举报“回头看”线索实行集中动态管理,健全“诉转案”甄别机制,形成统一案源线索。定期对问题进行研判,对线索进行起底,逐一核实、逐一销号;对新增线索实行集中动态管理,对“久办不结”问题线索开展清理督办。
三、开展联合办案,强化学习培训。一是加强与伊金霍洛旗公安局沟通协商,将“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与公安部门“净风”行动相结合,形成市场监管部门与公安部门定期会商、线索通报、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深挖问题线索,严查违法行为,形成监管、执法、打击合力。二是针对专项行动中“特供酒”界定不清楚、违法线索难发现、违法行为认定不准确、核查处置法律法规依据有异议等疑难问题,召开会商研判会,共同研判解决疑难违法线索。通过开展业务骨干解读培训方式,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提升“特供酒”专班人员业务能力、违法线索核查处置和执法能力。
四、基层宣传引导,推动行业治理。一是强化行业自律。基层市场监管所利用地头熟、信息灵的优势,通过线上监管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辖区经营户开展政策法规宣教,积极发挥酒类、餐饮、广告等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引导酒类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引导经营户积极开展自查。酒类生产企业(小作坊)签订不生产销售“特供酒”承诺书(声明书)。对相关市场主体开展行政约谈、实施信用联合惩戒,提升市场主体守法经营意识。二是加强舆情风险管控。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加强“特供酒”专项整治宣传及信息报送工作,适时曝光典型案例;配合网信部门加强对“特供酒”网络舆情监测,发现相关舆情及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应对处置,避免产生舆情扩散和升级事件。
截至目前,“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36人次,检查经营户68户次。下一步,伊旗市场监管局将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手段,加强纵向横向沟通协调,强化执法办案,推动“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