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监测数据显示,7月28日—8月3日,关于网传“奶粉等部分母婴产品涨价引热议”事件,全网信息量达312942条,短视频平台成为主要传播渠道,贡献157638条(占比50.37%),内容多为品牌回应和消费者讨论;网络媒体紧随其后,共122240条(占比39.06%),聚焦记者调查和企业声明;微博平台则记录24510条(占比7.83%)。
企业动态
1.奶粉等部分母婴产品涨价引热议
2025年7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公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对一孩、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年发放36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年满3周岁,旨在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预计惠及超过2000万个婴幼儿家庭。方案发布后不久,多地社交媒体平台出现传言,声称母婴品牌奶粉、纸尿裤及辅食产品价格集体上涨,部分消费者通过社交贴文反映涨幅从10元至60元不等,焦虑情绪迅速升温。
2.婴幼儿奶粉股大涨
2025年7月31日,A股三大指数全线调整,沪指失守3600点关口,单日跌幅均超1%,创业板指虽月内累计涨幅达8%,但未能扭转尾盘颓势。沪深两市成交额显著放量至1.94万亿元,超4200只个股下跌,市场热点呈现明显分化:辅助生殖、液冷服务器、华为昇腾等板块逆势走强,而钢铁、煤炭、有色等顺周期板块集体退潮。政策面上,财政部7月30日宣布设立900亿元育儿补贴预算,刺激婴童概念股持续活跃——安正时尚、阳光乳业录得三连板,辅助生殖板块亦受北京市生育支持政策提振,共同药业、汉商集团等多股涨停。
3.娃哈哈遗产争夺“首战”宗馥莉被判输
2024年2月25日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后,其女宗馥莉与三位同父异母弟妹(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爆发百亿遗产纠纷。核心争议聚焦于宗庆后生前筹划的离岸家族信托:2024年1月末,宗庆后手写文件指示设立三个信托(每人7亿美元),2月2日签署委托书要求宗馥莉作为设立人执行信托计划,3月14日四方签订协议明确由杭州法院管辖争议。但宗馥莉延迟签署信托文件,2024年5月转走账户108万美元,引发三子女在香港起诉。香港高等法院于2025年8月1日裁决冻结建浩公司在汇丰银行的17.99亿美元资产,要求宗馥莉披露账户详情,并明确该裁决仅为程序性保全,实体争议需由杭州法院依据内地法律审理。
4.释永信涉嫌犯罪接受调查,少林新任主持亮相!坚守二十年反商业化,博士高僧热衷务农
2025年7月27日,少林寺官网发布通告,证实住持释永信因涉嫌挪用寺院资产及违反戒律(包括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被联合调查。释永信30年间将少林寺打造为年流水超3亿、握有795个商标的商业帝国,涉及全球30国的素饼、禅茶等产业,但财务透明度长期受疑。公安机关同时查处多起涉释永信的虚假警情通报案件,刑拘造谣者黄某忠等人。7月29日,少林寺管理处宣布由印乐法师接任住持。新住持履职后,少林寺迅速取消“平安香”“全家福香”等收费项目,拆除相关摊位,并免费开放寺内资料。
5.榕江受灾老板送5000杯奶茶致谢
贵州榕江奶茶店老板朱汉清的店铺开业仅一个月便遭遇洪水袭击,短短十分钟内积水漫至腰部,直接经济损失约80万元。灾情发生后,全国多地救援力量紧急驰援榕江,当地民众也积极参与重建,合力完成清淤、卸货、铺设草坪等工作,推动贵州“村超”赛事于近期正式重启。在社会各界帮扶下,朱汉清的店铺恢复营业。为感恩援助,他于7月26日“村超”赛事期间向救援人员、工作人员及观众免费送出5000杯奶茶,以实际行动诠释“接受过帮助,才更懂传递”的信念。此外,当地酒店同步推出免费住宿服务,邀请曾参与救援的人员重返榕江观看赛事,共筑感恩氛围。
6.餐饮店被举报出现“阴阳菜单”
7月末黑龙江博主王大锤与本地博主李队长等5人进行现场实测:一桌扮本地人获得"羊围脖"菜单价198元,另一桌扮外地游客则被报价298元,同菜品差价高达100元;实际重量仅1174克,远不足宣称的1600克,存在严重缺斤短两。事件曝光后,博主遭店家短信威胁被迫搬家,市场监管局于8月2日立案调查,店方支付退一赔三赔偿3550元,博主当场捐赠给公益基金会。8月4日,市场监管局通报确认商家利用虚假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已下达处罚告知书,店铺暂停营业,其他违法线索移交进一步处理。该事件引发对旅游宰客乱象的广泛质疑,部分网民呼吁强化监管。
7.男子吃海鲜火锅后感染甲肝
2025年7月底,一名来自湖南、年过六旬的强伯在福州女儿家探亲期间,女儿带他到一家自助海鲜火锅店用餐。强伯作为内陆居民缺乏处理海鲜的经验,烹煮过程中未能将毛蚶、牡蛎等贝类彻底煮熟便食用。不久后,他出现眼黄、小便浓黄、食欲减退、恶心想吐及全身疲乏等症状,就医后被确诊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医生调查判断,这顿未煮熟的海鲜火锅是感染源,因为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特别在食用受污染的海鲜时风险极高。强伯经及时治疗已症状好转,但需继续随访。福建医科大学吴孟超纪念医院的高海兵医生强调,甲肝多为急性发病,虽多数可治愈不转慢性,但潜伏期2-6周且初发症状类似感冒易被忽视,提醒公众必须确保海鲜100℃煮熟、生熟食材分开处理、勤洗手并避免生水,青少年及常在外就餐者建议接种疫苗。
8.福建一餐饮店非法使用硼砂被查
7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了5起食品违法案件典型案例,其中包含福建石狮餐饮店非法使用硼砂案:2025年5月,福建省石狮市市场监管局对该市吴刚餐饮店馄饨馅、水饺进行食品安全抽检。检测结果显示,上述食品中检出硼酸成分。经查,当事人在馄饨馅、水饺中非法使用了非食用物质硼砂。5月16日,石狮市市场监管局对该店立案调查,并将该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9.酒企在啤酒中添加类似“伟哥”物质
在重庆,一家酿酒企业因在啤酒中添加类似于“伟哥”的壮阳物质西地那非,近期被监管部门查处。事件发生于重庆,涉事企业未被公开具体名称,起因是企业为提高产品吸引力和销量,违法添加违禁成分。事件曝光后,经过监管部门调查核实,最终处以15万元罚款,并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广泛担忧,尤其可能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构成健康风险
10.官方通报饭店用冷凝水泡粉丝
2025年7月30日,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一网友发布视频,曝光当地外卖餐饮店“吉东家焖锅米饭”涉嫌使用空调冷凝水泡发粉丝和香菇。视频显示,该店铺外墙伸出的空调排水管直接插入装有食材的塑料桶内持续滴水,桶两侧另有泡发食材的容器。事件迅速引发舆论关注,网民普遍指责商家漠视食品安全。赣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7月30日下午介入调查,8月1日发布通报确认:涉事店铺系无堂食外卖店,持有营业执照和小餐饮备案证;经查证,商家在自来水浸泡食材过程中曾将冷凝水管置入食材桶(现场已改造),视频反映问题基本属实。监管部门已责令停业整顿,封存食材并抽样检验,要求外卖平台下架该店商品,后续查处结果将向社会公布。该局表示将举一反三强化区域餐饮监管。
电商行业舆情
舆情监测数据显示,7月28日—8月3日“千万网红旺仔小乔多平台被禁,掉粉超400万,塌房早已注定”事件,全网累计舆情量达130461条舆情。主要传播平台为微博,占比39.25%(51206条),其次是短视频平台占32.3%(42140条),网媒平台占23.82%(31082条)。
行业热点
1.千万网红旺仔小乔多平台被禁,掉粉超400万,塌房早已注定
近日,网红“旺仔小乔”的直播打赏纠纷事件持续发酵。2024年10月,账号“别难过”加入旺仔小乔粉丝团,因主播在直播中声称“消费升至20级灯牌可添加私人微信”,该网友基于对签名、演唱会门票等福利的期待持续充值打赏,至2025年7月累计支付超80万元。但截至发函日,所有承诺均未兑现。2025年7月底,“别难过”向旺仔小乔发送律师函,要求全额返还打赏款80万元,否则将起诉。随后,旺仔小乔多平台账号被禁言或禁止关注,抖音粉丝量急剧下降超535万。事件引发关于直播打赏法律性质的讨论,律师专家解读认为,打赏行为属于网络服务合同关系,旺仔小乔构成违约,打赏款可基于违约程度要求部分或全部返还,但欺诈认定需具体分析证据。此事件是近年来直播打赏纠纷的缩影,官方通报后舆情趋于平稳。
2.抖音杀出新一姐,黄晓明前女友叶珂拿下榜一,超越韦雪
2025年7月18日,网红叶珂在退网8个月后突然复播,以"失踪人口回归"开场吸引超10万观众,被质疑为复出试水。7月27日首场带货直播销售额100-250万元,7月29日第二场直播数据飙升:3小时观看374万人次,销售额500-750万元,登上抖音带货榜第6名。其中单款沐浴露销售破百万,数据超过同期"美妆一姐"韦雪(7月30日直播4小时销售额500-750万元)。叶珂因快速逆袭被称"带货黑马",其复出言论"赚钱不羞耻""不伸手要钱就没错"引发热议。直播中她还建议女生减少医美开支,自曝曾微整40%,矛盾言论引发讨论。此前她因与黄晓明恋情传闻及"天价抚养费"争议于2024年11月退网。
企业动态
1.即时电商行业扛不住了,集体抵制外卖内卷,网友炸锅了
2025年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对即时电商行业外卖平台的约谈,要求规范促销行为、避免恶性竞争;随后在8月1日,即时电商行业平台集体表态抵制内卷式竞争,承诺转向良性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向商户发放现金助力金,预计到年底新增覆盖10万家餐饮小店,单店最高金额5万元,同时提供基建升级、数字化工具开放等服务,以帮助商家规避无序竞争、提升经营效率并回归产品与服务本质。
2.刘强东拿下欧洲电商巨头
2024年7月31日,京东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JINGDONG Holding Germany GmbH,以每股4.60欧元的现金对价收购欧洲消费电子零售巨头CECONOMY AG的所有已发行及流通股份,交易估值约22亿欧元(约合181亿元人民币),若顺利完成将创下中国电商企业出海欧洲的金额新纪录。CECONOMY前身为德国麦德龙集团核心业务板块,2017年独立运营后拥有MediaMarkt和Saturn两大知名品牌,在欧洲12个国家运营超1000家门店,业务覆盖线上线下全渠道,但近年增长乏力,2024财年销售额仅224.42亿欧元,线上占比仅24%。此次收购是京东国际化战略的关键转型,由刘强东主导推动,旨在从跨境电商转向本地化运营,包括在当地建团队、采购和配送,交易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已锁定57.1%股东支持。刘强东此前明确表示,国际业务是京东未来发展重中之重,计划通过收购整合资源,补强欧洲供应链短板。
3.马云爆单了,淘宝闪购一路狂飙,日订单量破9000万
2025年7月至8月初,美团、淘宝闪购(含饿了么)、京东三大外卖平台爆发大规模补贴战,通过“0元购”“1分钱抢购”等促销活动争夺市场,导致全国多地餐饮门店订单激增。7月12日淘宝闪购单日补贴超12亿元,美团同期投入3-4亿元,订单量屡创新高。低价竞争引发商户抗议,中小商家普遍陷入“订单量涨、利润反降”困境,部分门店因平台强制分摊补贴成本出现亏损。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紧急约谈三家平台,要求规范促销行为;8月1日平台集体声明抵制恶性竞争,承诺转向“比品质、比服务”的理性竞争。8月5日美团率先启动中小商户扶持计划,追加现金补贴(单店最高5万元)并开放数字化工具,淘宝闪购则依托县域消费增长(623县餐饮订单环比翻倍)和数字化SaaS平台“翱象”构建生态壁垒,京东通过“菜品合伙人”计划布局品质化服务。至此,行业竞争逻辑从“价格战”转向价值创造,但补贴余波仍在持续。
本文数据来源:智慧星光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