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钱塘江畔,大江东新围村的麦腾生态农园里,露珠还在鲜嫩的菜叶上滚动。工人们麻利地采摘、分拣、装箱,旁边的冷链配送车整装待发。6小时内,这些带着泥土的蔬菜,将出现在杭州近千户家庭的餐桌上。
“一头连着用户,一头直达田间”,这是“麦腾”创始人梁世界精心设计的农业产销链条——用“会员制”订单农业,对抗传统农业的靠天吃饭与市场波动。从体制内走出、经过阿里历练,这位来自温州的“85后”警校生最终选择了扎根泥土:“家里没人干过农业,我是从零起步的‘农一代’,我想争取再干30年!”
几度跨界,踩进“希望的田野”
黝黑的皮肤,沾着泥点的工装裤,这是梁世界如今的日常。
2007年,从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毕业后,梁世界在体制内端了三年“铁饭碗”。但温州人骨子里的闯劲最终按捺不住,他辞职下海,远赴大西北经营家族印刷厂,却遭遇失败。
“命运的齿轮”在2015年开始转动,彼时阿里巴巴集团的阿里云事业部正组建“农业大脑”团队,有警校背景的梁世界入选。正是阿里云的这段工作经历,让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农业,也让他深刻认识到科技对传统农业的赋能潜力。
带着对未来农业的理解,2017年梁世界从阿里离职再次创业,成立浙江麦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农业数字化、农产品营销。“我们团队六个人一年能做7000万元营收。”虽然业务模式轻、收益稳定,但梁世界感到和真正的农业还是“隔了一层”。
2022年契机出现——钱塘区河庄街道新围村有一片350亩的流转土地,当地政府希望引入有创新理念的农业项目,这让梁世界看到了实践理想的沃土。“大城市近郊的农业该走什么路?我想找到一个可复制的模式。”他与合伙人筹措1700多万元资金,一个名叫“麦腾”的生态农园破土动工。
“数字化、科技化一定会推动农业到一个新阶段。”终于,离开体制、告别“云端”的梁世界真正踩进了泥泞的田埂,带着新技术、新理念,在350亩土地上开始打造起他的“田野梦工厂”。
从田里到家里,蔬菜还是“活的”
“清晨5点采收,8点完成分装,从田间地头到客户家中,不超过6个小时。”
“我们一年轮替种植70个品种,从立春到大寒,每一口都能吃出‘活’蔬菜的体验。”
“蔬菜其实和我老家的海鲜一样,只要足够新鲜,随便怎么做都好吃……”
聊起田里的事情,梁世界滔滔不绝。头一回见面的人,大多会以为他出自农业“世家”。他认真地说,农园严格按照良好农业规范(GAP)标准种植,全程零化学农药,仅靠物理防控和生物制剂驱虫,拒绝反季和激素催熟,一切的目的就是让作物“自然生长”。
“尝尝,没有‘科技狠活’,只有阳光雨露的本真味道。”梁世界递来一只新采摘的黄桃,“农园的slogan就是:‘我们的蔬菜,孩子可以直接生吃’。”
与大多追求规模化的农场不同,依托互联网的“会员制”订单农业是“麦腾”探索的新模式。“我们定位很明确,核心就是为杭州家庭提供自产、生态、安全的应季蔬菜宅配服务。”梁世界说,“把农业做成服务业,能带给客户更多‘惊喜感’。”
如今,麦腾成了会员家庭的“专属菜园”,客服还会根据会员口味剔除不爱吃的品种,生日、节日则额外赠送农园自养的鸡鸭羊肉礼包。这些“精准服务”直接转化成了产品价值。会员按年付费,每周由冷链专车配送时令品种到家,而会员模式也让农园有了精准的生产计划,破解了农产品销售的不确定性,避免“菜贱伤农”乃至滞销。
“目前我们积累了937个忠实家庭客户,连续三年续费率达85%。”梁世界说,去年农园营业额800万元,首次实现超百万元盈利,“预计今年营收还将翻番。”
“科技种菜”,种出共富产业链
事实上,支撑937户家庭高品质蔬菜供给的,并非人海战术。除运营团队外,仅4个人的生产团队管理着整整350亩农田。
走进大棚,数字化系统实时监测着大棚温度、土壤指标、病虫害等数据,工人远程一键操控遮阳网、喷淋系统、风机,客户则可以通过小程序实时可视化观察菜园的生长情况。
“这是我们自研的系统,实用且成本可控。”有着阿里基因的梁世界,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
科技不仅提效,更创造惊喜:重达76公斤的“太空南瓜”、三天就销售了32万元的“贝哥一号”精品番茄、口感清甜的“雪甜玉米”……这些与农科院合作的精选品种,纷纷成为吸引会员和游客的亮点。
眼下,梁世界更迫切的目标是拓展免洗即烹的“净菜”业务——将蔬菜清洗、切配、包装好,消费者开袋即可下锅,预计在今年10月推出。“原料将主要来自本地农户的种植。”梁世界介绍,通过将订单发给周边种粮大户,引导他们在水稻轮作间隙种植指定品种的蔬菜,再由麦腾统一标准、收购加工。“这不仅保障了原料供应,盘活了闲置土地,更带动了本地农户增收,形成一条‘共富’产业链。”
如今该业务已签下首单——杭州一高校万人食堂的年度供应合同。而工行杭州钱塘支行提供的200万元“特色产业贷”,也正计划用于升级净菜生产线。梁世界坦言:“现代农业的资金投入不小,特别需要金融‘活水’浇灌。我们是工行的‘首贷户’,享受到涉农普惠贷款的优惠利率。有了资金作后盾,就能抓住市场窗口期大胆投入,这对我们‘新农人’创业很重要。”
农园的数字大厅正展示着“智慧农场”的整体雏形,窗外350亩农田显得生机勃勃。梁世界,这位如今的农田“CEO”,在充满变量的田野上,似乎正在种下现代农业的另一种可能。
对话
Q:你的经历跨度很大,为什么最终扎根农业?
A:食品安全、健康产品,今后一定是大趋势,中国农业其实从来不缺好产品,只是好产品没有走出去。我想实践出一个可复制的模型,麦腾就是我的试验田。
Q:“会员制”听起来高端,价格比市场贵,不怕市场小吗?
A:很多会员其实算过账的,一周100元左右,一年52次,相比去高端超市或品质不稳定的菜市场,价值是匹配的。农产品消费市场足够大,关键在于建立信任和口碑。尝过我们的蔬菜,很多人就“回不去了”。
Q:你怎么算土地亩产效益这笔账?
A:很多人觉得农业苦、附加值低,传统农业亩产值2000多元算不错了。我们把农业做成服务业,科技加持、产业联动,构建起会员直观可见的农田“信任链”,土地亩产值2万多元,是传统模式的10倍以上。(黄宇翔 夏佳 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