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州省江口县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有序推进、学做结合,将“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聚焦门店餐饮、校园堂食、流动摊贩等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切实保障广大群众、来江游客舌尖上的安全,真正实现学习教育成果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转化。
快速响应 源头把控严如铁
食品安全是群众幸福生活的保障。为切实加强餐饮行业监督管理,落实餐饮经营企业主体责任,推进行政监管与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共治模式建设,保障县域内广大消费者和来江游客的饮食安全,江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开展餐饮食品安全“你点我查”活动,将县内餐饮经营企业分为数个批次作为广大群众征集检查对象,并与消费者互动,重点检查经消费者投票过后,“呼声最高”的经营企业和门店,用实际行动响应诉求,守护梵天净土那一缕纯净的人间烟火色。
检查中,工作人员重点对消费者“指定”门店的“三无”食品使用情况,食品经营户从业人员持证经营、健康管理情况、采购食材情况,餐饮单位从原料采购及贮存、食品加工制作、餐饮具洗消及食品留样等各个环节及经营户使用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以及非食用盐等行为进行全面检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并详尽公布检查过程和整改结果。截至目前,“你点我查”活动已进行2期,涉及餐饮门店60余家。
“这个暑假带孩子首次来梵净山旅游,从山上下来后,我们在景区用餐,这里的环境整洁卫生,服务人员全程佩戴工作服和工作帽,在这里用餐和游玩,确实令人食之放心、游之安心、娱之开心。”来自江苏省无锡市的游客简女士说。
跟踪问效 校园守护稳若山
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师生身体健康,也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据悉,目前江口县共有学校75所,学生35572人,其中开餐学校71所,惠及学生27091人。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口县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通用卫生规范》,充分发挥“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督作用,对校园食堂各环节进行实时监督。
为保障供校食材品质,江口县还成立了由发改、市监、财政、教育、学校及家长代表参与的询价工作小组,采取本地食材“基地+农户+配送+学校”直供模式,配送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直供协议,并加强对直供基地的常态化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确保供应食材绿色安全。针对26所小规模学校膳食经费不足问题,县级财政每年出资50万元给予补助。同时,加强配送企业财务监管,跟踪督促配送企业按时将营养膳食资金拨付给上游供应商。
为多方面确保校园食品安全,江口县充分发挥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作用,每月不少于1次入校常态化开展食堂监督检查并参与陪餐,对食堂全流程、全方位进行监管,并定期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媒体入校监督陪餐,全方位审视食堂管理,精准督促问题整改。同时,向社会公开省市县教育局和市场监管局举报电话、县纪委监委监督码,接受群众监督。
常态执法 联合巡治柔似水
餐饮门店的检查和整改是直面群众舌尖安全“烟火色”,流动摊贩的规范和整治则是关乎民生福祉与城市秩序的文明线。为进一步规范城市秩序、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着力解决流动摊贩市场经营秩序和食品安全等问题,江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农业农村局、双江街道办事处及文明城市创建办公室联合开展流动摊贩集中整治,全力守护城市“烟火气”与民生需求。
整治过程中,执法人员秉持“以人为本、文明执法、服务民生”的理念,始终坚持“柔性执法,劝导普法”的方式,重点聚焦城区肉类市场和流动摊贩治理,强化巡查管控,严厉打击私屠乱宰、经营未经检验检疫肉类及违规占道经营等行为,同时耐心细致地向摊贩宣传食品安全、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详细说明占道经营存在的安全隐患,引导肉类流动摊贩向农贸市场及便民市场内规范有序经营,切实增强其规范经营意识。
“现在出门走在人行道上,再也见不到收摊后的遍地垃圾和油污了,心情也随之舒畅很多。”家住双江街道梵景铭苑的居民张女士表示,近期的江口县城变化显著,随着多部门对流动摊贩的持续整治,道路变得畅通,城市环境亦焕然一新。
下步工作中,江口县将常态化开展流动摊贩联合整治工作,坚持严管不松懈、常抓不松劲,持续强化日常巡查,全面加强流动摊贩规范管理,不断巩固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营造自觉维护辖区环境秩序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井然有序的经营秩序和街道环境,让“烟火气”既有序又有情。(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