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在库尔勒市的街头巷尾,有这样一家餐厅:推门而入,西域纹样的穹顶彩绘映入眼帘,维吾尔族手工铜器的鎏金花纹触手可及,悠扬的民族音乐伴着阵阵美食香气萦绕耳畔,身着民族服饰的舞者翩翩起舞,邀请食客共赴一场文化盛宴——这里就是大疆土餐饮文化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 “西域楼兰焰”。从2022年企业成立,到如今拥有“疆土印象”“西域楼兰焰”两大品牌、五家门店,大疆土餐饮以美食为笔,以文化为墨,在丝路古道上书写着一段关于传承、融合与责任的动人故事。

从“疆土印象”到“楼兰焰”:深耕南疆沃土,打造“能吃饭的博物馆”
“我们想做的不只是一家餐厅,而是一个让更多人了解西域文化的窗口。”谈及创立初衷,大疆土餐饮创始人刘富军的眼神中满是坚定。这份初心,要从2015年说起。彼时,刘富军看到家乡南疆的优质农产品因销路受限而滞销,农户们辛勤劳作的成果难以转化为收入,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能不能通过餐饮行业,把家乡的好食材带出去,同时让更多人知道的美?”这个念头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也为大疆土餐饮的诞生埋下了种子。
从农产品批发起步,刘富军带着对家乡的热爱,一步步摸索餐饮行业的门道。2022年,大疆土餐饮文化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总部落户库尔勒市核心商区。公司成立之初,便推出了首个品牌 “疆土印象”,以传统南疆美食为核心,凭借地道的口味和真诚的服务,很快在当地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两家门店常常座无虚席。但刘富军并未满足于此,他深知,魅力不仅在于美食,更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楼兰”古国是丝路文化的重要符号,“焰”既代表美食常用的火焰烤制工艺,也象征着热情与生命力。”经过反复打磨,品牌升级后的“西域楼兰焰”应运而生,以楼兰文化为特色,开启了“美食+文化”的全新探索。
如今,“西域楼兰焰”已在库尔勒市开设三家门店,分别位于延安路、建国北路和国贸中心,每家门店都是一座“立体的丝路风情画”。走进门店,文创区陈列着维吾尔族铜器、木雕等非遗手工艺品,每一件都承载着民族技艺的传承;用餐区的装修融入了大量西域元素,穹顶彩绘、民族花纹、传统挂毯,让人仿佛穿越千年,置身古楼兰的繁华市集;每日定时上演的民族歌舞表演,更是让食客们沉浸式感受的热情与活力——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黑走马,舞者们灵动的身姿与欢快的节奏,常常引得食客主动加入,现场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这里吃顿饭,比逛一次博物馆懂得还多!”这是一位内地游客在“西域楼兰焰”用餐后的感慨,也道出了品牌的核心价值。为了让每一道菜都成为“舌尖上的文物”,刘富军带领团队深入挖掘各民族的传统烹饪技艺,从食材选择到制作工艺,都力求还原最地道的民族风味。将著名的巴音布鲁克黑头羊用东乡族古法烹制的“楼兰手抓肉”,肉质鲜嫩、香气扑鼻,盛放在维吾尔族手工打造的木盘中,尽显民族特色;维吾尔族烤全羊选用尉犁优质绵羊,以果木炭慢烤,外皮金黄酥脆,内里肉质多汁,每一口都是对烤肉文化的极致诠释;回族粉汤、柯尔克孜族包尔萨克、蒙古族肚包肉……这些传统名菜,在“西域楼兰焰”的餐桌上一一呈现,成为连接食客与民族文化的纽带。
除了坚守传统,大疆土餐饮还大胆创新,推出了一系列融合菜品,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面包烤羊腿” 将传统馕坑工艺与现代面包制作技术,用面包锁住羊腿的汁水,外酥里嫩,口感层次丰富;“酸奶粽子” 则把维吾尔族手工酸奶与汉族传统粽子搭配,酸甜可口,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口味。这些创新菜品的背后,是团队无数次的尝试与打磨。“光是面包烤羊腿,我们就反复优化十余次,从面包的配方到烤制的时间,每一个细节都要用心调整。”刘富军说,创新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在扎根传统的基础上大胆突破,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美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多民族协作筑根基:以文化融合为魂,书写企业独特竞争力
在“西域楼兰焰”的厨房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温暖的“手艺互换” 场景:维吾尔族师傅耐心地教汉族员工如何掌握烤肉的火候,确保每一串羊肉串都香气四溢;汉族师傅则手把手地教少数民族员工制作面点,让地道的北方面食成为餐厅的新亮点。这种跨民族的技艺交流,不仅提升了菜品的品质,更构建了企业独特的团队壁垒,成为大疆土餐饮在行业中脱颖而出的核心优势之一。
“我们的团队就像一个大家庭,不同民族的员工在这里相互学、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刘富军介绍,大疆土餐饮现有员工350余人,涵盖产品研发、运营、市场拓展等六大部门,其中少数民族员工占比超85%,包括维吾尔族、回族等。为了促进员工之间的融合,公司定期举办语言课堂,让汉族员工学维吾尔语等民族语言,让少数民族员工学汉语,打破语言沟通的障碍;在古尔邦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公司还会组织集体庆祝活动,大家一起做民族美食、跳民族舞蹈,在欢乐的氛围中增进彼此的感情。
多民族团队的协作,也为企业的产品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美食文化,把这些文化元素融合起来,就能创造出不一样的惊喜。”刘富军说,“酸奶粽子”的诞生,就源于一次员工间的灵感碰撞。当时,一位维吾尔族员工提到家乡的手工酸奶口感醇厚,一位汉族员工则提议可以搭配粽子,没想到这个看似“奇怪”的组合,经过多次调试后,成了餐厅的爆款产品。如今,“西域楼兰焰”的菜单上,既有各民族的传统名菜,也有融合创新的特色菜品,形成了“传统+现代”“民族+融合”的独特菜单体系,满足了不同食客的需求。
除了菜品创新,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也是大疆土餐饮的核心竞争力。在“西域楼兰焰”的门店里,食客不仅能品尝美食,还能参与到丰富的文化活动中:身着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服饰拍照打卡,留下独特的旅行记忆;欣赏非遗手工艺品展示,听服务人员讲述背后的民族技艺传承故事;参与旅拍服务,让专业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在餐厅的美好时光。这些体验式服务,让“西域楼兰焰”不再是单纯的用餐场所,而是成为游客体验文化的“打卡地”,也让“民族会客厅,能吃饭的博物馆”这一品牌定位深入人心。
“普通餐厅可以模仿我们的装修、菜品,但很难复制我们的文化氛围和团队凝聚力。”刘富军自信地说。正是这种以历史文化融合为魂、以多民族协作为根基的发展模式,让大疆土餐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也为行业树立了“美食+文化”的发展典范。
责任担当显初心:从助农就业到社会奉献,以行动传递温暖力量
“餐饮不仅是生意,更是连接人与文化的桥梁,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载体。”在刘富军看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因此,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用行动回馈社会。多年来,大疆土餐饮从助力农产品销售、带动就业,到参与公益事业、承担社会应急任务,始终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大疆土餐饮坚持“从农户到餐桌”的供应链模式,部分食材直采自南疆农户,让优质农产品走出田间地头,走进城市餐厅。博斯腾湖野生鱼、东乡族非遗手抓羊肉、南疆优质瓜果……这些来自南疆的食材,不仅保证了餐厅菜品的新鲜与品质,也为农户们打开了销路,带动了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与南疆的多个农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采购的农产品金额达数十万元。看到农户们的收入增加了,我们心里也很开心。” 刘富军说,未来,公司还计划建立绿色供应链,从源头保障食材的品质与环保,同时进一步扩大助农采购规模,帮助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在带动就业方面,大疆土餐饮为当地提供了350余个就业岗位,其中包括近300余名少数民族员工和80多名高校毕业生。公司不仅为员工提供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还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通过技能培训、晋升通道等方式,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我以前在家乡没有固定工作,来到‘西域楼兰焰’后,学会了烤肉的手艺,现在已经成为餐厅的烤肉师傅,收入也很稳定。” 一位维吾尔族员工说,在这里,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大疆土餐饮更是展现出了企业的担当。为了确保特殊时期的供餐任务,团队成员曾连续数月无休,每天凌晨就开始准备食材,从采购、制作到配送,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累计供餐达25万人次。“虽然那段时间很辛苦,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但听到就餐者们的感谢,我们就觉得一切都值得。”刘富军回忆道。2024年,公司还向巴州慈善总会捐赠善款,向受灾地区捐赠善款和救援物资,用于公益事业;联合社区举办“冬至包饺子”“防诈骗宣传”等活动,增进与社区居民的联系,传递温暖与关爱。
这些责任担当的背后,是刘富军“以美食为纽带,推动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的核心理念。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烹饪协会第六届副会长、巴州餐饮烹饪协会监事长、库尔勒市梨城餐饮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刘富军不仅带领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还积极推动行业发展,为餐饮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2025年,他带领团队以 “西域楼兰焰(民族特色文旅餐饮)”项目获巴州创业创新大赛・现代服务业项目一等奖,这既是对企业发展模式的肯定,也是对他个人创业理念的认可。

对于企业的未来,刘富军有着清晰的规划:短期目标是深耕库尔勒市场,提升“西域楼兰焰”的品牌影响力;未来三年,将品牌扩展到乌鲁木齐及其他城市,并逐步向内地城市进军,让更多人通过“西域楼兰焰”了解文化、爱上美食;长期来看,还计划开设“楼兰文化体验街”,将餐饮与非遗展示、文化体验深度;与高校合作设立餐饮文化奖学金,培养民族餐饮传承人;建立绿色供应链,实现可持续发展。“创业就像登山,唯有坚持才能看到顶峰的风景。人生信条是‘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通过培养优化团队,把‘西域楼兰焰’打造成中华餐饮的知名品牌,让文化通过美食走向世界。”
从库尔勒的一家小店,到如今成为传递文化的窗口,大疆土餐饮用短短几年时间,书写了一段关于美食与文化、责任与担当的传奇。当我们在“西域楼兰焰”品尝着地道的民族美食,欣赏着精彩的民族歌舞,触摸着精美的非遗手工艺品时,感受到的不仅是的热情与魅力,更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深厚底蕴。
那么,在文化传承与商业发展的道路上,如何让更多像“西域楼兰焰”这样的品牌涌现?如何让民族文化通过更多元的载体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这不仅是大疆土餐饮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每一个致力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企业、每一个热爱中华文化的人需要共同探索的方向。而大疆土餐饮的实践,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答案——以热爱为起点,以融合为路径,以责任为根基,方能在文化与商业的沃土上,开出最绚丽的花朵。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黑猫投诉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