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把紧四道关口 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2024-07-25 08:03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毛云

如何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体系,筑牢防线,降低风险,从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整套有效做法,这就是:把住四道关,防患于未然。

加强投入管理 减少农药残留

首先是严把“源头关”。“以前从个体农资店购买农药,价格高不说,质量还得不到保证。现在零差率农药直接配送到田头,质量有保障,价格也比市场上低许多。”当地种田大户孙宜江说。2019年起,江苏部分地区率先实行“农药零差率配送”,通过统一招标、统一配送、统一价格,建立从农药厂家到种植户的完整配送链,有效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药流入农田,帮助农户科学、规范、合理使用农药,推行农药减量,减少农药滥用,降低生产成本。

多年来,农民用完农药后,往往把装农药的瓶子和袋子随手丢弃在田间地头,这对土壤和水体安全、农作物安全构成很大威胁。针对这一现象,邗江区自2017年探索开展区、镇两级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区财政按照1.2万元/吨设立专项回收处置资金,年均回收量约61吨,回收率92%以上,很大程度上防止农业“产后环节”二次污染。“以前,这些瓶子、袋子我们都随手扔在路边。”农户高维忠说,自己种了1000多亩水稻,一年至少要用掉大大小小几百瓶农药,粉剂农药袋更是有上千个,“旧瓶、旧袋都能卖钱了,谁还舍得乱扔啊!”

“在监管方面,要加强乡镇监管机构建设,配齐监管人员,强化日常巡查检查,切实消除质量安全风险。”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菊芳在今年开展的邗江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督查行动中介绍了他们强化过程管控,严把农产品药残“风险关”的做法。近年来,邗江已建立起区、镇、村三级监管网格体系,加强日常巡查、速测把关、宣传培训等,压实属地监管责任,配备镇级监管员23名,村级协管员93名,2023年巡查检查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超2100家次,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手册、张贴《禁限用农药名录》等资料5500余份。

在重要节假日、用药高峰期等时间节点前,监管员队伍会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农兽药使用台账,违法违规用药行为,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此外,当地实行定期会商研判制度,根据巡查检查掌握信息,分析生产经营主体情况,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潜在的风险进行预警,提升风险预警能力。

推动检打联动 落实末端监管

“为落实农产品风险监测制度,区级按照20%的抽检比例,对存在风险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每年监督抽查250批次左右。”邗江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邗江区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执法的重要内容,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建立定期会商、线索通报、联合执法等长效机制,拓宽惩戒手段,保持对食用农产品违法犯罪高压态势。每年定期开展高温季节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检查专项执法行动,发现违法使用禁限用药物行为,一律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023年立案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9起。针对制售假劣农资、农资“忽悠团”等问题,持续开展农资打假等“稳粮保供”专项行动,强化问题产品抽检,及时掌握全区农资质量情况,严格把关农业投入品中的有效成分及禁用物质隐性添加,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立即立案查处。2023年抽检农资产品86批次,立案查处2起,罚没2.1万元。实践证明,开展检打联动,是把住“质量关”的有效手段。

过了前三关,还要强化末端监管,严把农产品入市的“合格关”。“我们落实农产品上市前产地速测把关制度,所有涉农乡镇(街道)检测室配备胶体金检测设备,2024年每个乡镇胶体金重点品种速测不低于600批次。”当地有关技术检测部门的负责人说。近年来,邗江区推动规模化生产主体积极开展自检,形成完整的“管理—检测—追溯—督查”监管工作链,确保主要农产品、重点监管对象处于全方位监管。严格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按照《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建设规范》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在全区范围内科学规划建设10个承诺达标合格证服务站点,提供快速检测、自助出证等服务。2023年实现开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532家,占入网主体的99.6%。(于涵阳 朱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