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第三条鱼——马友鱼产业发展技术交流会”日前在珠海台创园金湾农技驿站举办。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水产科研机构、马友鱼养殖、加工和饲料生产企业及政府部门的100多位代表参会,共谋马友鱼生态发展之路。
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苏跃朋在致辞中表示,马友鱼作为珠海“第三条鱼”,是继白蕉海鲈、金湾黄立鱼之后的特色渔业品种。马友鱼是百亿产业的致富鱼、“百千万工程”的明星鱼、婚宴上的吉祥鱼,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心中“怎么做怎么好吃”的“院士鱼”,要让“珠海马友鱼”成为全国特色水产标杆。
记者了解到,一个月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麦康森,莅临珠海专题调研珠海马友鱼产业。麦康森院士说道:“马友是我情有独钟的鱼,早在2003年,马友鱼在市场的售价280元一斤,几斤重的一条马友鱼比一头百十斤的猪还要贵。但怎么做怎么好吃!”调研中,麦康森院士对珠海将马友鱼作为继海鲈、黄立鱼之后的“第三条鱼”的战略布局,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所副所长马振华、研究员区又君,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温海深、张文兵,广东海洋大学教授王忠良,马友鱼省级良种场珠海龙胜水产总经理黄舜梅等马友鱼产业专家作了会议报告和点评。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珠海农业发展中心、通威集团、广东联鲲集团、珠海思凯汀饲料、中商国诚(珠海)生态渔业、白蕉镇灯笼村养殖大户等代表,围绕马友鱼产业现状、亲鱼培育、苗种繁育、饵料、海洋牧场相关养殖实践及全产业链发展等展开激烈讨论,并对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记者了解到,目前珠海市马友鱼种苗年产量近亿尾,马友鱼养殖面积约3000亩,产值约1.8亿元,约占广东省总养殖面积1/3。(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