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幢白墙灰瓦的楼房,一片片枝叶茂密的桃林,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金秋时节,行走在亳州市谯城区五马镇桥口村,满眼绿树红花,桃树林下剪枝忙,一派田园好风光。
桥口村因一年一度的“桃花节”而闻名。
70岁的李井华曾是桥口村的老书记,也是村里的第一代桃农。他清楚记得,当初村里动员村民发展桃树种植时,不少群众信心不足,不敢种、不愿种,持观望的态度。后来,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种,群众看到效益后纷纷加入进来,才有了如今的“桃花源”盛景。
桃树种植让村民尝到了甜头。目前桥口村约400户村民通过种植桃树走上致富路,种植面积超过2700亩。
“我家种了18亩桃树,桃子成熟后,一部分外销,一部分留给游客采摘,每亩收益在6000—10000元不等。”李井华说,随着技术提升和品种改进,桃子实现了量质齐升。
腰包鼓起来后,桥口村人通过“统一规划、群众自建”的方式推进新村建设,住上了崭新的楼房。“城里也有房子,不过我更喜欢在村里住。”村民魏淑峰边给院里的绿植浇水边说。
越变越美的“桃花源”,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创业。
“返乡创业就是看准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前景,这几年逐步扩大了火龙果种植规模,还发展了葡萄和草莓种植,带动20多位农户务工增收。”乌托邦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刁守信说。
种植业是支撑桥口村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除了桃树,桥口村还种植有白芍、菊花、牡丹、白芷等中药材2000多亩。
“我们打算以桃树和中药材种植为核心,着力打造集田园风光、民俗体验、餐饮购物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让游客来到桥口吃得好、睡得香,推动实现乡村美、产业兴、村民富。”(任雷 刘景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