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棚西葫芦能卖一万多块钱、一棚小甜瓜能收入两万块钱……”7月16日,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加连种植专业合作社里,种菜能手刘加连告诉记者,他依靠科技种菜,实现收入倍增。
多年前,家住涡阳县新兴镇雪枫村的刘加连,在南京蔬菜批发大市场卖菜,并有了自己的固定经营摊位。
“卖菜时间久了,我有了一个心愿,不仅能卖菜,还要会种菜。”为了实现心中梦想,刘加连先后到湖北、浙江、山东等地学习种植大棚蔬菜技术。
2017年初,刘加连回到涡阳流转200多亩土地,投资100多万元建了58个日光大棚,开启了种菜卖菜事业。
“现在我种的菜不愁销售,除在本地卖外,其余全部运往南京销售。”刘加连说,近年来,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着力打造蔬果种植基地。
在刘加连的种植基地里,每一棚蔬菜都长势喜人,加上露天种植的大片包菜和洋葱,品种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他告诉记者,从刚开始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15种果蔬“轮番上阵”的多样化种植,实现四季“菜不断”。
品类多、产量高、质量好是刘加连大棚种植的特色。果蔬的多样化种植既提升了经济效益,又拓宽了产业渠道。
“现在年产蔬果超过1500吨,产值500万元以上,利润至少占一半。”刘加连高兴地说,每天固定用工10多人,大忙季用工50多人,每年给工人发工资40多万元。
种菜有技术,销售有渠道,刘加连加快发展步伐。今年,他把土地流转扩大到500亩。
“我准备再投资60万元建一个冷库,储藏新鲜果蔬,让棵棵青菜从地头‘鲜’到舌头,从乡村‘飞’往城市,实现效益倍增。”刘加连说。(武长鹏 蒋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