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州市经开区市场监管局施桥分局执法人员走进辖区的各店面进行检查,确保商家生产的“边角料”食品监管无“死角”,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同时,记者也对市区多家食品加工销售点进行了走访和调查,了解“边角料”食品的制作过程、客户群体、销售、监管等情况。
消费者:
“边角料”食品好吃又便宜
“我们这款热销的吐司笔,香脆可口,它是面包边调味后烤制的。”国庆路上一家面包店店员介绍,“边角料”面包边摇身一变,成了儿童和办公室一族青睐的小零食。
什么是“边角料”食品?市监执法人员解释,食品切割成型过程中裁剪下来的零碎材料,无法作为正装产品,但原料组成、制作工艺、品质与正装产品一致。很多“边角料”卖相不佳,但口感、味道与正品无异,价格也便宜很多。
米饼块、毛肚边、饼干条……记者在走访京华城、望月路、东方食品城、东关街等地时发现,“边角料”食品品种丰富、价美物廉。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现出对“边角料”食品的高度认可。
商家:
年轻消费者是购买“主力军”
“年轻人是这类食品的主要客群。”四望亭路一家蛋糕店店主殷女士表示,过去临期食品受欢迎,现在他们选择更便宜的“边角料”食品。
记者调查也发现,市区大部分的面包房、糕点房等现场制作产生的面包边、蛋糕边等“边角料”食品,因量少、新鲜、价格便宜,制作过程消费者看得到,食品安全相对有保障,很受欢迎。
监管部门:
“边角料”食品必须符合规范
需要当心的是,少数商家以此为幌子,清仓处理质量不达标的食物。
“我曾经图便宜购买了‘边角料’食品,发现口感、味道和正品相差悬殊。”消费者汪小姐说。还有消费者表示,购买了“边角料”食品后,按照重量、价格换算了一下,不但没便宜,甚至反而比正品还要贵。
经开区市场监管局施桥分局对辖区内的面包店、蛋糕店逐户检查,从生产源头控制“边角料”食品规范处置。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明确要求商家务必要做好“边角料”食品的过程控制,确保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不被污染,包装材料、储存环境必须符合要求。
执法人员还提醒商家,“边角料”食品也必须有规范的食品标签信息,如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绝不允许出现标识内容缺失,甚至是没有标签的“三无”产品流入消费市场。(徐志斌 丁佐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