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成果拍卖会在宁夏农林科学院举行,现场近20家企业对心仪的项目展开竞拍。此次拍卖会不仅展示了农林科学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丰硕成果,而且探索了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
本次拍卖会共遴选了10项成熟度高、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的农林科技成果进行拍卖,涵盖了农作物、蔬菜、畜禽养殖、农业废弃物利用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有机无机复混肥产品开发与应用、奶牛养殖粪污生物强化处理、光伏基地农光互补植被恢复高效种植、苜蓿切叶蜂田间授粉4项技术;小麦“宁春69号”、水稻“闽宁1号”等6个作物新品种,涵盖了农作物、蔬菜、畜禽养殖、农业废弃物利用等领域。这些成果都是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反复试验、精心培育的结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拍卖会上,各项科技成果竞争激烈,最终全部成功拍出,总成交价达到331万元。其中,光伏基地农光互补植被恢复高效种植技术以76万元的成交价夺得“标王”,充分体现了市场对这一科技成果的高度认可和期待。此外,奶牛养殖粪污生物强化处理技术也以其创新性和实用性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成为拍卖会上的另一大亮点。
科技成果拍卖是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的一种主要方式,是帮助科技成果走向市场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拍卖价格的高低体现了成果的价值和市场的接受度,我就觉得非常好,让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上有获得感。”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张建福说。
“举办拍卖活动是加快推进宁夏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之举,探索农林科研成果走向市场的路径,让科技成果真正走出实验室,走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宁夏农林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探索更多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同时也将与更多企业和投资者携手合作,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张国凤 何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