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先行中,山区乡镇、经济薄弱村、低收入农户,如何啃下这三块“硬骨头”补齐短板?最近,浙江绍兴从全市域统筹出发,谋划实施“携手共富·重点帮促”工程,构建“帮镇帮村帮户”分层分类精准帮促机制,来推动城乡区域高水平均衡协调发展,精益求精提升共富成色。
根据绍兴制定的分类标准,全市共梳理出19个发展条件和空间相对受限的山区重点帮促乡镇,138个市级重点帮促的相对薄弱村以及2.97万户低收入农户。对此,绍兴明确由市领导联系结对帮扶重点山区乡镇,为每个相对薄弱村安排结对部门,让每户低收入农户有结对帮扶干部,并以“一镇一计划”“一村一方案”“一户一策略”挂单销号,形成精准帮促格局。
据了解,在推动山区乡镇高质量发展方面,绍兴正探索“研发销售在城市、生产基地在乡村”模式,完善基础设施与“15分钟品质生活圈”,实施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加强重大项目支持和招引、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强化科技金融消费综合支持等四大专项行动,变“输血式”帮扶为“可持续造血”。
针对重点帮促村,绍兴将通过培育特色产业,融入兴村共富链和共富片区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联动建设“共富基地”“共富工坊”等场景,深入探索多方参与模式,促进乡村资源活化利用,同时引育“兴村”人才,深入实施新时代“领雁工程”,选优配强重点帮促村带头人队伍。
在推动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方面,除了落实就业创业帮扶拉动,绍兴还将借助小庭院,打造一批适合农村半劳动力、弱劳动力群体的“小型种养+”产业品牌项目,同时倡导社会共同帮扶托底,动员鼓励社会组织、企业、爱心人士与重点帮促村、低收入农户结成帮扶创富帮共体,最终形成“闭环式”帮扶链条。
根据计划,到2025年底,绍兴将基本实现“一镇一个亿级产业”全覆盖,山区乡镇可用财政财力增长10%以上,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60万元以上村实现全覆盖,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到2027年,所有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70万元以上,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5%以上,形成更加完善的城乡融合发展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体系。(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