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柏雪 记者程伯全)为强化地理标志品牌保护,助力乡村振兴,3月至4月,苍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县猕猴桃协会组建专家服务团,深入歧坪镇、东溪镇等五个重点种植乡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暨地理标志产业技术培训系列活动。
培训会现场 图源:苍溪县市场监管局
此次活动覆盖五大重点种植乡镇进行产业赋能,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升级”双轮驱动,为400余名农户、企业代表及基层干部送上“理论+实践”的精准服务,标志着苍溪县地理标志产业迈向“标准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新阶段。
课堂“沉”到田间地头,构建全链条保护体系。创新采用“移动课堂”模式,由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股工作人员与猕猴桃协会三位资深农艺师组成的专家服务团,深入歧坪、东溪、百利等产业重镇,将课堂直接搬到猕猴桃种植基地。在歧坪镇示范园,高级农艺师汪仕林手持病枝现场讲解细菌性溃疡病防治要点,同步演示智能授粉设备操作规范;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则通过“一对一”指导,帮助企业掌握“苍溪红心猕猴桃”地理标志专用追溯系统,参会农户现场扫码体验“一码溯源”功能时感慨:“原来品牌保护就在每一串果子的‘身份证’里。”活动累计发放《地理标志保护手册》《管理年历》等资料2000余份,配套实用工具包助力农户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百利镇培训会现场 图源:苍溪县市场监管局
“诊断式”服务精准滴灌打造长效赋能机制。针对各乡镇产业特色,专家团定制“一镇一策”培训方案:在电商产业活跃的百利镇,重点解析“直播带货中的商标侵权风险防范”;在传统种植重镇歧坪镇,聚焦“有机认证全流程规范”展开深度教学。培训期间同步搭建“24小时在线答疑群”,农艺师实时响应施肥配比、花期管理等田间实操问题,实现“线下培训有终点,线上服务不断线”的长效对接机制。
作为“商标富农”“技术兴农”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技能培训,更是苍溪县构建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新格局的关键布局。近三年,苍溪地理标志产品产值年均增长12%,带动5万农户实现稳定增收。
据悉,下一步,苍溪县将着力打造“地标品牌+质量标准+溯源体系”三位一体保护机制:持续完善地理标志使用规范,推动建立全产业链质量标准体系;升级防伪溯源技术,实现“从枝头到舌尖”的全程数字化监管;探索“地理标志+电商”“地理标志+文旅”融合路径,进一步提升品牌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