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洪小敏 杨杲 记者程伯全)为进一步净化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环境,提升农村消费者对假冒伪劣食品、假劣肉制品的识别能力和维权意识,办好“群众身边具体实事”。7月23日,巴中市巴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清江镇人民政府、巴州区市场监管局清江市场监管所联合开展了防范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假劣肉制品集中宣传活动。为进一步净化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环境,提升农村消费者对假冒伪劣食品、假劣肉制品的识别能力和维权意识,办好“群众身边具体实事”。7月23日,巴中市巴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清江镇人民政府、巴州区市场监管局清江市场监管所联合开展了防范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假劣肉制品集中宣传活动。
活动当天,正值清江镇赶集日,幺店子街口的LED显示屏早早就播放起了“特殊食品知多少”“预防食品安全谣言”等宣传视频,引得往来赶集的群众驻足观看。展示台上,“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海报、食品安全宣传手册、特殊食品科普折页有序堆放,身穿蓝色制服的执法人员、身披“红马甲”的工作人员热情耐心,一边发放资料,一边回答群众的提问和咨询。
活动现场 图源:巴州区市场监管局
针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假劣肉制品的辨识,工作人员拿起资料,指导群众养成查看食品包装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并重点强调查验猪肉“两证两章”等信息的重要性;针对老年群体易受虚假宣传误导的问题,执法人员结合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免费体检”“专家讲座”等常见陷阱,对“减肥”“降血糖”“治疗关节炎”功能等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认真解答,提醒群众树立“保健食品不是药品”的意识。针对群众不善于维权的问题,执法人员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中来,发现食品安全违法问题或线索及时拨打12315、12345投诉举报。
活动现场 图源:巴州区市场监管局
此外,工作人员还走进农贸市场、超市、餐饮门店等重点场所,对食品经营商户进行现场指导,督促其落实进货查验制度,严防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农村市场,并向经营户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醒经营者增强守法经营意识,履行主体责任,共同维护农村食品市场的良好秩序。
本次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不少群众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学会了如何识假辨假,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一位赶集的老人感慨道:“以前买东西只看价格,现在晓得要看生产日期和厂家,有问题要打12315,我回去也要给家里人宣传,让他们也多学习了解食品安全知识。”
据悉,7月18日以来,巴州区掀起了以“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热潮。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展食品销售企业、集中用餐单位落实主体责任落实、游厨食品安全业务等专题培训10余场次;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展示假冒伪劣样品等方式,面对面接受群众咨询800余人次;利用LED屏、微信公众号、抖音APP等平台开展“每日一科普”,线上线下立体化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意识。
下一步,巴州区将持续开展系列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凝聚部门合力,发动群众参与,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全力营造人人宣传、人人监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食品安全环境,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