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廖成源)4月起,铜梁区全面启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整治行动,靶向聚焦农村食品流通薄弱环节,全面净化农村食品安全环境。近日,重庆市铜梁区市场监管局聚焦农村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持续深化排查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专项整治现场,执法人员深入农贸市场及周边商户,重点检查相关经营主体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主体资质的有效性,以及进货查验记录是否完整规范,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对冷藏冷冻食品储存温度、散装食品防尘防蝇措施等进行逐项查看,严防因储存不当引发食品安全风险。
针对农村集贸市场肉类产品流通特点,执法人员突出检查肉类“两证两章”(动物检验检疫合格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及对应印章)是否齐全有效,同时,同步检查电子秤计量检定、产品明码标价执行情况,严厉查处短斤少两、价格欺诈等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该局同步开展暑期食品安全知识宣讲,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案例讲解等方式,向农村群众普及假冒伪劣食品识别技巧、过期食品危害及维权途径等知识,进一步提升群众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集贸市场是农村食品流通的重点场所。我们将保持常态化高压监管态势,持续加大检查覆盖面和抽检频次,同时,持续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共同构建农村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新格局。”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