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漯河市召陵区多举措筑牢食安防线 保障群众饮食安全

2025-09-08 16:24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庄杏蕾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王萌 曹艳君 王寒 张中洋)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公众饮食安全,漯河市召陵区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多举措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得到切实提升。在3月12日的漯河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召陵区作了典型发言,得到了市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漯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陵分局(下称召陵分局)王寒同志入选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案例指导专家库,充分彰显了召陵区食品安全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过硬本领。

深化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一是聚焦供餐环节,消除安全隐患。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区长鲁俊涛和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廉鹏与集中配餐企业管理人员展开座谈,要求供餐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召陵分局联合区教育局在开学前对汇厨餐饮有限公司和安为先供应链管理公司等2家校园集中配餐单位开展排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二是强化部门协助,筑牢食安防线。春季开学后,召陵分局联合教育局对全区7个镇(街道)的24所学校(幼儿园)食堂开展随机检查;联合教育、民政、卫健委等部门对中小学(含幼儿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行动。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当场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学校限期整改。三是发挥责任落实,守护校园食安。区食安办把校园食品安全纳入到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内容中去,镇街道主要领导干部带头对校园食品安全开展督导;召陵分局组织执法人员160余人次对学校食堂开展排查,共计检查学校(幼儿园)食堂92家次,完成学校食堂食用农产品抽检40批次。

开展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一是加强养老机构食安排查,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召陵分局对辖区9家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养老机构食堂进行风险隐患排查,对其中4家养老机构食堂下发督办通知,3家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养老机构食堂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二是落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培训,夯实“两个责任”常态化工作根基。邀请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协调科科长查中生在区委党校科级干部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围绕党政领导干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开展培训,传达国家、省关于进一步优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工作机制的相关文件精神。三是开展重要节点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切实筑牢人民群众食品安全防线。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区长鲁俊涛带队深入楚悦和锦酒店、维也纳酒店、黄河路农贸市场及西悦城购物广场等场所,实地查看第二十二届食博会食品保障工作落实情况;召陵分局组织55名执法人员对食博会四号网格和休闲食品展区的244个展位进行全方位监管,严密组织排查,维护现场秩序;组织执法人员在中高考前对考点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全面排查,同时做好考试期间驻点保障工作。

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一是增强监管力量,推动农村食安风险排查。区食安办和召陵分局充分发挥包保干部和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力量,组织基层市场监管所联合属地政府共计181名包保干部和185名村级协管员加强对农村地区假冒伪劣食品的排查,充分推动食品安全属地责任落实。二是发挥抽检力量,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召陵分局秉持抽检为民的理念,充分发挥食品抽检在监管中的“前哨”作用,多措并举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效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上半年对农村市场、校园及周边、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抽检673批次。三是提升执法力量,坚决维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召陵分局出动执法人员对该区四个镇的食品生产企业、小超市和小商店开展全面排查,重点打击生产加工不合格食品,销售“三无”食品、过期食品的行为。今年来针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安全共立案15起,位于全市各县区前列。

开展制售假劣肉制品问题整治。一是强化培训,增强意识。组织辖区内肉制品生产企业、冷冻冷藏食品经营主体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要求相关企业落实好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严禁购进、使用和贮存未经检验检疫或来源不明的原料肉,守牢食品安全底线。二是严格检查,强化监管。坚持“严”字当头守底线,今年来对辖区42家肉制品生产企业和经营性冷库开展隐患排查,对其中26家生产经营单位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对12家存在违法行为的生产企业依法进行立案处理;查办的一起过期牛肉案入选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十大典型案例。三是加强抽检,排查隐患。加大对肉制品的抽检力度,重点对农贸市场、超市、卤肉店、生产企业等场所生产销售的肉制品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指标、兽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目前,已完成47批次肉类产品的抽样工作。

召陵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继续以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为目标,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监管措施,努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