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孙涛 记者胡毅)晓日初升,夏风携露,海拔近千米的湖北省崇阳县雨山云雾缭绕。在崇阳县雨山辣椒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亮新的带领下,十多名村民腰间挎着竹篓,顺着古瑶先民垒起的层层石梯,将色泽鲜亮的辣椒分拣装车。山脚下满载的货车即将驶向武汉、长沙等地的生鲜仓——这是雨山辣椒产业基地的日常场景,也是雨山以一枚小辣椒串起乡村振兴画卷的生动注脚。
雨山辣椒,以“一方水土”孕育“致富良方”
雨山地处鄂南幕阜山北麓,属喀斯特地貌山区,这里清晨雾气氤氲,白天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独特的高山气候和石垒梯地造就了辣椒“皮薄肉厚、香辣回甘”的独特品质。
在过去,雨山片的大山深处常年面临着严峻的缺水困境,水稻在这样的环境里只能“望天兴叹”。然而,耐旱的辣椒却在这里“如鱼得水”,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在贫瘠土地上扎下了根。
雨山村、高耀村和绿化村三个村落,敏锐地抓住这一自然优势,齐心发展辣椒产业。他们不仅推行规模化种植,更延伸出丰富的加工产业链,开发出鲜辣椒、彩辣椒、泡辣椒、辣椒酱等一系列产品,凭借鲜辣醇厚的口感赢得了市场的广泛青睐。同时,当地依托辣椒积累的良好口碑,结合珍贵的古瑶文化遗迹,创新采用“线上直播带货+线下文化体验店”的推广模式,让带着山间气息的雨山辣椒成功走出大山,香飘全国。
雨山辣椒种植基地不仅是辣椒的“成长乐园”,更是科技的“应用田”。它是华中农业大学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湖北科技学院产学研合作基地。种植基地亩产鲜辣椒3000斤,加工厂区年产辣椒产品500吨,产业综合产值800万元,平均为农户增收6000多元。崇阳县雨山辣椒专业合作社也获得“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咸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咸宁市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咸宁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丁亮新,带领“小农户”奔赴“大市场”
雨山辣椒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崇阳县雨山辣椒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亮新。这位曾在高耀村担任30多年村党支部书记的“老带头人”,被群众称为“神农老班长”,退休后仍心系乡邻,带着丰富的基层治理经验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转身带领群众深耕高山特色经济,将辣椒种植作为富民兴村的突破口。
在他的引领下,雨山三个村创新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把分散的农户拧成一股绳,构建起从田间精细化管理到市场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体系。合作社大力推行绿色种植方式,通过减少化肥使用、增施有机肥料,搭配科学的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让辣椒品质得到显著提升,每一颗果实都透着自然的鲜香。
与此同时,丁亮新深知单一种植的局限,积极拓展深加工领域,推动辣椒从鲜品向多元化加工品转变,不仅有效延长了产业链,更让不起眼的小辣椒身价倍增,大幅提升了附加值,让大山里的“红玛瑙”真正成为了群众的“致富果”。
“以前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种辣椒,卖不了、卖不好、卖不贵。现在有了合作社,心里踏实多了。”雨山村的辣椒种植大户杨炎林感慨地说,合作社的作用远不止于破解销售困局,还让从田间到市场的流通链路更加顺畅高效。这不仅让椒农的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更点燃了大家的种植热情,越来越多的农户主动投身辣椒种植,形成了产销两旺的良性循环。
此外,合作社建立了“保底价+分红”机制,确保椒农的稳定收益,使椒农每亩平均增收6000元,大幅提高了他们的经济收入。
合作社实行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和统一收购,消除了农民在种植过程中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种植工作中。在销售环节,合作社借助电商平台与线下订单“双轮驱动”,实现了当天采摘、当天发货。让雨山辣椒从过去传统的“提篮叫卖”模式,成功转型为现代化的“指尖下单”模式,实现了与大市场的精准对接。
在丁亮新的带领下,雨山从一枚辣椒到一个产业,再到一条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雨山辣椒的红,是丰收的红,也是日子越过越红火的红;它的辣,是产业蓬勃的辣,更是乡村振兴道路上那股子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辣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