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盘州乡村振兴“领路人”孔维斌:以逐光之力唤醒乡土生机

2025-09-04 00:10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邱水英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孙涛)在贵州省盘州市普古乡的群山褶皱里,塘边村的炊烟总在清晨与暮色中袅袅升起。这片承载过艰辛也孕育了希望也的土地,走出了一位让乡亲们倍感温暖的共产党员——孔维斌。他曾带着一身青涩与不甘离开家乡,如今却携着满腔热忱与累累硕果归来,从辍学打工的少年到执掌多家企业的带头人,从独自闯荡的追梦者到照亮乡村振兴路的领路人,他的每一步,都深深镌刻着对故土的眷恋与对乡亲的赤诚。

风雨里扎根,把苦难酿成星光

2001年的夏天,16岁的孔维斌攥着六盘水市师范民族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指尖的温度却抵不过心底的冰凉——那薄薄一张纸,承载着他对知识殿堂的所有向往,却也成了压在贫困家庭肩上的重担。

父母佝偻着腰,在昏暗的灯光下数着皱巴巴的零钱,沉默里满是无奈。最终,他咬着牙将通知书藏进抽屉深处,转身踏上了前往云南昆明的列车。

在昆明的日子,是浸在汗水里的。他在装修公司做最基础的活计,每天在粉尘与噪音中忙碌,月末到手的260元工资,他都舍不得乱花,全部存起来,那是他对抗命运的微薄底气。

两年多后,当攒的钱终于够支撑一个小小的创业梦时,他像握住了一束微光。白天,昆明的街巷里总有他蹬着三轮车的身影,近百桶水在肩头流转;夜晚,他推着装满服装的小摊,在人来人往中吆喝。

可再累,每周他都会抽出一个夜晚,参加电脑培训班;每个睡前的时光,他都会捧着书,在昏黄的台灯下汲取力量。那些艰难的日子,像磨人的沙砾,却也让他的意志愈发坚韧,默默积攒着向上生长的力量。

“他太拼了,别人摆摊是为了糊口,他摆摊是在铺自己的路。”同行的老乡回忆道。

浪潮中掌舵,让梦想照进故土

在外漂泊的日子里,他见过城市的繁华,却始终觉得心是空的——他想回家,想用自己这些年攒下的力气,为家乡做点什么。2008年,带着这份滚烫的执念,他踏上了归乡的路。

回到普古乡,他的目光落在了淤泥乡洗煤厂。那时,泥煤转运业务正悄然兴起,他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机遇,投入260万元的全部积蓄。

那段日子,他几乎天天泡在洗煤厂,从转运流程到成本核算,每一个细节都亲力亲为。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多后,1000多万元的盈利,让他的事业迎来了第一次腾飞,也让他更加坚信,只要敢闯敢拼,就能为家乡闯出一条路。

可孔维斌从不是安于现状的人。2011年,他看着日渐饱和的泥煤市场,心中有了新的盘算——他要做一份能长久带动乡亲们增收的事业。于是,盘州冰忆商贸有限公司应运而生,零副食品批发的生意很快在他的打理下步入正轨,年销售额达300万元,更让20多名农户在家门口就有了稳定的工作。

2019年,普古乡的旅游业渐渐热了起来。看着家乡秀美的山水与凉爽的气候,孔维斌又动了心思——他要建一家大酒店,让更多人走进普古乡,也让更多乡亲分享旅游发展的红利。

900万元的投资,是他对家乡未来的又一次下注。盘州普古大酒店拔地而起时,就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外地游客,一头连着家乡百姓。40多个就业岗位,让更多农户的生活有了新的盼头。

从泥煤转运到商贸批发,再到旅游服务,他的商业版图在不断扩大,可心中那份“带动家乡人致富”的初心,却从未改变。

党旗下领航,让乡村结满硕果

2021年,对孔维斌来说,是生命里格外温暖的一年。这一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是在这一年,贵州稷麦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他要把普古乡的特色农产品推向更远的地方,让乡亲们的腰包真正鼓起来。

普古乡的红米与乌洋芋,是土地馈赠的珍宝。红米颗粒饱满,煮出的饭香气扑鼻;乌洋芋口感绵密,带着独特的香甜。

为了让这些宝贝走出大山,孔维斌成了田间地头最忙碌的人。他带着技术人员,手把手教农户选种、施肥,每一块田的生长情况,他都记在心里。清晨的露珠还挂在稻穗上时,他已经在田里查看长势;傍晚的夕阳洒在洋芋地里时,他还在和农户交流种植经验。

在他的努力下,红米与乌洋芋有了严格的种植标准,品质越来越好。他又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让这些来自大山的美味,走进了城市的超市与家庭。

当年销售额近千万元的消息传来时,乡亲们围着他欢呼,那一张张淳朴的笑脸,成了他最珍贵的勋章。而300多户农户通过合作社增收,更是让乡村振兴的种子在普古乡深深扎根,慢慢发芽。

诚信,是孔维斌一直坚守的准则。他的商贸公司购销的普古乌洋芋、稷麦老红米,凭着过硬的品质与良好的口碑,先后拿下年终进步奖、忠实经销商奖、诚信经销商奖。这些奖牌,是对他事业的肯定,更是对他“为乡亲谋福利”初心的见证。

作为上海交大2025年贵州省护航总队副总队长,参加完上海交大乡村产业振兴项目培训,他迫不及待地想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乡,想把其他学员的好经验用到合作社的发展中。

他说:“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只要能带着乡亲们一起干,就能克服所有困难。”未来的路还很长,可他眼中的光芒却愈发坚定——他要继续带着乡亲们,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大步向前,让普古乡的山更青、水更绿,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负笈离乡的懵懂少年,到载誉归来的乡土脊梁,孔维斌把半生的赤诚与坚韧,都揉进了普古乡的山山水水。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他带着党员的担当与使命,带着对家乡的深情与热爱,做一名乡村振兴的逐光者,自己追着光奔跑,也为乡亲们点亮了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