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罗臻 姜孝康)10月2日,秋色正浓。穿行黄石市阳新县白沙镇石和村,看到一棵棵桂花挂满枝头,散发阵阵芳香。青柏、红叶什楠等风景树,巧匠剪出别样风光;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柏油路把一家一户的美丽庭院串联起来,满眼一派宜居宜业的田园风光。
今年来,阳新县白沙镇石和村在三峡集团驻村工作组引领下,把“和美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结合起来,按照“示范引领、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彰显特色”的思路,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着力塑造具有乡村形态之美、产业之美、生活之美、人文之美的和美乡村。
“过去要跑三公里路去充电,这对一个需要日常充电的村民来说,无论是骑电动车还是开车,都是花费时间和体力的。现在家门口就能充电,生活效率大大提升。”石和村村民朱中根说。
三峡集团投资白沙镇石和村的这两台便民充电桩,看似是个“小项目”,却体现了“大民生”。它不仅仅是一个插头、一个设备,更是连接村民与现代生活、连接乡村与绿色发展理念的一座桥梁。
小投资,大效益。今年三峡集团投资白沙镇石和村30盏路灯,整个村庄的夜晚“活”了起来。“有了光明,村民的夜间生活不再被禁锢在家里。夏天的夜晚可以出门纳凉,邻里之间的交往可以延长。”村民朱中德说。
“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会大大增强。大家会觉得生活在这里有盼头、有尊严,这是一个‘正在变得更好’的家园。”石和村支书朱中洋说。
三峡集团作为央企,投资这样的乡村小微基础设施项目,是其履行社会责任、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直接体现。这种“雪中送炭”比许多大型工程更能体现企业的温度。
过去,村前屋后的沟渠极易堵塞、排水不畅,雨天会积水漫溢,晴天则滋生蚊蝇,严重影响出行和日常生活。今年,三峡集团从提升整个村庄的卫生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入手,打通基础设施的“最后一米”,整治村庄的“毛细血管”500多米。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当这些最基础、最细微的设施得到完善后,整个村庄会显得更加精致、有管理,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峡集团的这项投资,抓住了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这种“雪中送炭”式的帮扶,比一些“锦上添花”的项目更能赢得民心,效益也更持久。
民生诉求无小事。过去石和村石和组村头有个废弃堆,冬季,它阻塞村民出行。夏季,它滋生蚊虫。如今,建了一个亭,村民赞道:人到此地精神爽。经过大家商议决定,就叫“和”亭并题联:共同打造和谐湾组,协力建成美丽乡村。
石和组活动中心广场。自然环境优美,一年四季绿色如春,是村民们散步活动的打卡点,为了打造好石和活动中心,今年又增加造型矮墙,墙绘、文娱活动房来配套服务群众,群众由衷感叹:石和环境好,全靠党领导。
如果说安装充电桩是给乡村“赋能”,安装路灯是给乡村“增光”,那么改造沟渠就是为乡村“通络”。它疏通的是水脉,改善的是环境,连接的是民心。这些点点滴滴的改变,正汇聚成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力量。